每日一味中药音频小课堂ldquo
音频小课堂 “安全用药,健康生活”系列音频小课堂围绕 常见安全用药理念进行科普解读, 传播药学常识, 向社会公众展示药品科普知识, 展示新时代的药师形象, 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力量。 + 专家简介 冼建春 + 本期课堂主题 “退黄妙药”溪黄草的应用(上) 你知道溪黄草有什么应用特色吗? 赶紧进入今天的音频小课堂学习吧! 小课堂内容 大家好,我是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传承人冼建春。 今天跟大家讲讲“退黄妙药”溪黄草的应用。溪黄草是民间草药,俗称熊胆草、山熊胆、风血草、黄汁草、手擦黄、溪沟草、香茶菜、土黄连等。因其叶揉搓后有黄色液汁,流入水里整个山溪水会变黄,故名溪黄草。其味苦,性寒。有清热利湿、退黄、凉血解毒散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湿热泄痢、跌打瘀肿等。 那溪黄草有什么应用特色,我也跟大家谈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的作用、也可护肝,也是民间治疗黄疸型肝炎的常用药。 邓老多用于治疗湿热黄疸,与田基黄、鸡骨草等同用更佳。溪黄草擅于退黄,其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支功效。而现代研究也发现,溪黄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物质,具有抗乙肝病毒活性及消除自由基的作用。 溪黄草在广东各地临床应用普遍,民间常用溪黄草10~15g当茶饮,用来清肝利湿,防治“大小三阳”、肝炎,并开发出多种以之为主要原料的防治肝炎的保健产品,如溪黄草冲剂、溪黄草袋泡茶等。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以溪黄草为主要原料,配合当地另一特色药材如绞股蓝、枸杞子、山楂等精制而成的溪黄八珍茶,是当地人民传统的保健饮品,具有提高免疫力、保肝健脾之功效。 在梅州等客家地区,有一种药膳叫溪黄草鲫鱼汤,溪黄草虽为性凉之药物,但与补益增髓的鯽鱼熬煮为汤,既能存其清热利湿之功效,又能伐削其凉寒之性;既有中药甘凉之味,亦有补益清润之气,是暑热秋燥时的家庭养生汤水。 溪黄草有这么多作用,那要怎么搭配,还有日常如何使用呢,下期我们一一为解说。 想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cd/6863.html
- 上一篇文章: 有人在虎跑不顾危险摘ldquo草药
- 下一篇文章: 民间中草药葫芦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