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月龄宝宝频繁哺乳,招谁惹谁了
彭洋简介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有妈妈发给我俩抖音视频,我看了后,气的快七窍生烟。 给几个一岁多妈妈看这个抖音视频,妈妈们不约而同告诉我:开屏就看到奶粉罐子,就知道奶粉厂家变相诋毁母乳的,可以不用看了。 一个一岁半宝宝一闹就要吃妈妈奶,妈妈频繁哺乳却被节目中的育儿专家认为:宝宝一哭妈妈就喂奶,每天频繁哺乳,是不对的,一本正经的教育这个妈妈。 气归气,冷静下来,我想了想,这也确实是大月龄妈妈们面对的环境压力常态。 我想写些大白话,希望可以给一岁多宝宝的家庭一点点支持。 01大月龄宝宝母乳亲喂需要准确估量吗? 母乳的量是很重要,但这个视频里的“砖家”只看见了母乳的量也就是生理营养价值,这才是问题。 一岁半的孩子对母乳量的需求已经没有一岁内的孩子那么严苛,因为他还有其他奶源比如牛奶、酸奶、奶酪的补充。(而不是奶粉!嗯,这个视频就是一个奶粉广告!) 而母乳喂养提供的从来不只是物质营养,还有看不见的情感和精神营养。 更何况,一岁多宝宝,需要多少奶量,需要吃多少饭菜,孩子有自己感知的本能了,家长只需要坚持提供而不需要做限定! 这些“砖家”的日常饮食是啥样还不知道呢,就来各种指责孩子! 02大月龄宝宝频繁哭着要吃奶正常吗? 一岁多的宝宝,语言表达能力本身还不是特别强,很多时候,肢体语言,动作,行为,就是宝宝表达需求的最直接语言。 一岁多的孩子并不能很好的理清自己的情绪,可能他找不到除了“要奶吃”以外的更好的表达方式。换句话说,这个月龄的宝宝就是这样表达情绪的。 当妈妈没有很好的理解孩子发出哭闹信号的原因及孩子情绪,同时看到宝宝已经明确发出要吃奶的信号了,自然是直接满足就好。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就是通过吃奶这个事来确定和妈妈之间稳定关系的联结。 吃奶这个事儿本身没有什么问题,这是妈妈在她生活没有足够支持、耗费在外在的能量太多时,在她当下的能力范围内,可以做到的最直接满足宝宝的方式。 如果妈妈有足够的能量能力,可以更好的读懂孩子的整体需求,可以了解孩子的情绪并应对,那么她可能不需要这么多次的哺乳,因为孩子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得到认可与理解,从而跟妈妈建立联结,而不是每次都通过“要奶吃”的方式来确定。 宝宝要吃奶和妈妈主动喂,在这个月龄本身都不是问题,妈妈和宝宝的感受如何才是最重要的。 她们需要的应该是理解与实际的支持,而不是被指责被否定。 如果把这个联结方式、这一情绪出口直接堵住,断了宝宝可以自我安慰的母乳,又没有别的好的联结方式,那真是不给孩子任何心理健康成长的出路了。 因为宝宝用频繁吃奶来表达一切情绪,专家就直接否定母乳喂养,这是混淆了情绪、需求、与行为三者关系。 每个孩子都有各种需求,这些需求需要被满足。因为需求没有被满足而产生的情绪需要被回应和接纳,在这个月龄的宝宝“要吃奶”是他应对行为的一种表达方式,是的,不恰当的行为可以被拒绝,可吃奶这个行为不恰当吗?当然不是。 03大月龄宝宝的行为边界的建立 如何帮助宝宝建立起应对情绪的恰当的行为方式呢?这就需要建立起边界意识。 这个阶段的宝宝,自主性正在发展,啥事都想自己做,要给孩子充分体验的机会,宝宝都是在体验中形成自己感受,建立自己的行为边界的,大人不要拿“正确”来要求孩子。 ?孩子想自己穿袜子穿鞋,即使穿反了,穿两只不一样的,也要允许宝宝体验穿反的感觉。出去如果有人笑话,孩子也会体验到被嘲笑是怎样的感觉,自己就会做出调整,并不需要大人教如何正确的穿鞋穿衣服。 ?明明气温很低,孩子出门非要穿短袖,妈妈就带上厚衣服和孩子一起出去。孩子自己感受到冷的感觉,自然会提出要加衣服,妈妈带的厚衣服直接给宝宝就好。慢慢的,孩子自己会体验到温差变化,自己会根据自己的身体感受决定穿多少。而不是“明明热的满头大汗,自己身体却没感觉,因为自主权早都交给了大人,都是家人让我穿的。 ?孩子去超市,非要玩米,妈妈直接告诉规则,不要讲道理。直接说超市的规则:这里不可以扔米,你可以摸摸。 在孩子充分自主中去探索和学习,他才会形成自己的边界,同时形成稳定的内心,这让他面对以后的生活充满底气、所向披靡。也会让他能理解自己的情绪,找到更好的应对情绪的表达方式。 回到这个视频里,孩子随地小便,本身一岁多的孩子就还不具备自主控制排便的能力,一片尿不湿就能搞定的事情,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非要跟频繁哺乳扯上关系。 04宝宝哭,要看到宝宝的感受 有时候,孩子要做的事,不被满足,孩子可能会哭。大人一看孩子哭,就特别容易觉得哭有问题,不允许孩子哭。 事实上,哭不需要被制止,只需要被接纳,被允许。 比如:妈妈乳头被咬烂了,真的很疼没法喂,孩子没得吃,就会哭。 这时候要做的是看宝宝的感受,接纳宝宝的哭:宝宝没得吃,好难过,好伤心。宝宝的感受被看见情绪自然能够更好流动,自己会停下哭。 可是如果大人觉得孩子哭有问题,看不到孩子的感受,却非要觉得自己得做些啥止哭,比如用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止哭,当下的行为上虽然不哭了,可情绪也被堵住了。 当孩子的感受经常被大人看见,被大人重视,孩子天然的就会懂得体贴他人的感受,同时尊重自己的感受。 而总是被说教管控讲道理的孩子,会越发和大人“对着干”。 05妈妈需要的是足够的养育资源和支持 母乳喂养是哺乳动物的本能,母亲对孩子的照顾,和孩子之间的天然能量互动非常美妙,彼此情感链接越强,关系越好,孩子身心脑越健康成长。 孩子需要和妈妈之间建立起稳定亲密的安全依恋,对妈妈的日常陪伴和照顾需求自然会更多。 产后头一到两年,本身就是新妈妈一生中最难的时候,怀孕,生育,养育,都要面对,身体心理都很脆弱,容易焦虑, 新妈妈本身已经压力很大,非常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提供让妈妈们可以安心哺乳养育的环境,鼓励妈妈们看见自己的价值,接纳真实的自己。 妈妈自己吃饱穿暖有人疼爱有人关心,有钱花有人可用,资源充足,妈妈爱箱满了,才能有电源发电给到宝宝。要多多给妈妈育娃资源(不限于金钱,人力,精神)支持,人类的未来,在妈妈的怀抱里,才能够身心脑更健康茁壮的成长。 人类宝宝,哺乳到三四岁,四五岁,自然离乳,非常正常。 愿每个妈妈,都能联结到新生命和自己之间的天然能量互动,享受母乳喂养的美好。妈妈们,几时开饭,娃说了算,大胆喂吧。 相关文章推荐:按需喂养,你真的了解了吗? 宝宝吃奶多超粘妈,该断奶吗? 当年让断夜奶喝奶粉的医生,而今为谁站台? 咨询师介绍 ▼ -END- 足不出户,解决母乳喂养难题: 追奶、堵奶乳腺炎、乳房疼痛、拒奶厌奶、背奶、断奶、辅食安排、安抚与睡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gx/8030.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成人哺乳未孕催奶特殊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