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土耳其年世仇战火未休
北京湿疹医院医师 https://m-mip.39.net/fk/mipso_8814865.html ?? 11月24日俄罗斯一架苏-24型战机(Su-24)疑似“侵犯土耳其领空”,遭土耳其空军F-16战机击落,土耳其宣称,俄国战机在5分钟内10度侵入土国领空,经多次警告仍未理会;俄国总统普京则指土耳其是恐怖分子的帮兇,“就像是背后被人捅了一刀。”两国新仇旧恨再记上一笔。 历史上,土耳其与俄罗斯在黑海地区一直展开长期竞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为控制黑海的两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区域———高加索和巴尔干地区———进行过长期对抗和竞赛。冷战时期,土耳其认为遭到苏联从南到北的挤压,这种高压导致土耳其选择了与西方合作,并与于年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西方反对苏联的桥头堡,处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极争霸的前沿,以此换得北约成员国集体保证土耳其的安全与独立,并巩固了土耳其的亲欧洲和亲西方的意识形态。 次俄土战争(年-年) 次俄土战争,这是沙皇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次较为重要的战争。为争夺第聂伯河下游地区,年,俄国对土耳其宣战,战争持续5年,双方都没能分出胜负,于年签署和约,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承认沙皇俄国对第聂伯河左岸地区的统治。 第二次俄土战争(年-年) 年7月土军围困维也纳。年奥地利、波兰和威尼斯结成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神圣同盟”,年俄国加盟。年及年俄皇彼得一世两度进攻亚速海,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其属国克里米亚的联军击败。年9月奥军在蒂萨河畔进行的泽特战役中大胜土军,俄军占领了顿河河口。战争的结局是:亚速和延伸到米乌斯河的亚速海沿岸一带归属俄国,俄国获得亚速要塞,在黑海建立了 个出海口。 第三次俄土战争(年-年) 年,土耳其军北伐,收复顿河河口。俄土战争爆发。年,沙皇彼得一世亲征普鲁特河,陷入土耳其和克里米亚鞑靼人军队的重围。战争以俄国失败告终,其被迫放弃亚速,并需拆毁亚速海沿岸的防御工事。根据年7月俄土《普鲁特和约》,亚速重归土耳其统治。 第四次俄土战争(年-年) 年底克里米亚鞑靼人袭击乌克兰和高加索成为了战争的藉口。在年,俄国的指挥官们期望能夺取亚速和克里米亚半岛。但是,由于缺乏补给以及流行病的爆发,俄军不得不率军撤回乌克兰。年,为了接应瓦拉几亚和波斯尼亚的奥军,俄军于年初向摩尔达维亚展开进攻,使战争发生了转折。俄国面临瑞典入侵的威胁,而盟国奥地利又退出战争,不得已而同土耳其签订了《贝尔格莱德和约》。根据年9月俄土《贝尔格莱德和约》,亚速再次归俄国所有。 第五次俄土战争(年-年) 第五次俄土战争是发生在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一场影响重大的战争,其主要结果是南乌克兰、北高加索地区和克里米亚从此被沙皇俄国控制。战争一开始俄军的名将苏沃洛夫很轻松打败了巴尔联盟的军队,在和年间多次取得大胜。在海上战场,俄军最终于年的切什梅海战消灭了土耳其海军的主力。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最终不得已于年7月21日签订《库楚克开纳吉和约》,俄国得到割地赔偿和万卢布的战争赔款,同时还获得了第聂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间的地区和刻赤海峡,打通了黑海出海口。 (油画《年12月17日奥恰基夫的胜利》,描绘第五次俄土战争中俄军攻陷奥恰基夫要塞) 第六次俄土战争(年-年) 奥斯曼土耳其要求俄国归还克里木,承认格鲁吉亚为土耳其属地,授权土耳其检查通过海峡的俄国商船。俄国拒绝了这一 通牒。土耳其出动了20万军队和一支强大的舰队对俄开战。在年的战局中俄军取得了巨大胜利。6月15日,库图佐夫将军所部强渡多瑙河,在巴巴达格附近击溃土一个军。7月9日,俄军主力在默钦战役中重创土军。年1月,俄土签定《雅西和约》,土耳其承认俄国兼并克里木和格鲁吉亚。这次战争俄国作了充分准备,实现了称霸黑海的野心,获得了黑海不冻的出海口。 第七次俄土战争(年-年) 年,奥斯曼土耳其受到法国拿破仑一世的支持,加上俄国在奥斯特里兹战役中遭到惨败,决定对俄国进行军事行动,以夺回对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两地的控制权。不久,库图佐夫接管了俄军指挥权,他制定了一次大胆的诱敌战术,以期尽快解决战事来抽调主力北上防备拿破仑。10月2日,两军决战,土耳其军彻底崩溃,并于11月23日向俄军投降。土耳其于年5月28日承认战败,签定《布加勒斯特条约》,割让比萨拉比亚。 第八次俄土战争(年-年) 至年的俄士战争,是欧洲列强瓜分兴起于亚洲西部、后向欧洲东南部和非洲北部地区扩张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巴尔干地区属地所引起。此时正值希腊人摆脱土耳其统治的希腊独立战争,俄国趁火打劫,法国也支持希腊,英国诗人拜伦率领一支 赴希腊作战,土耳其与埃及联军战败。年9月,俄土双方签定《亚得里亚堡和约》,土耳其向俄国割让外高加索沿海的领土。年,土耳其被迫承认希腊独立。 第九次俄土战争(年-年) 一开始它被称为“第九次俄土战争”,但因为其最长和最重要的战役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爆发,后来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年底英国和法国对俄罗斯宣战,年萨丁尼亚加入这个同盟。奥地利迫使俄罗斯从多瑙河撤军,但并没有帮助英法围攻克里米亚上的塞凡堡要塞的舰队。塞凡堡被围攻近一年后英法联军占领了这个重要的堡垒,此后俄军退出克里米亚半岛。 签署的《巴黎和约》使俄罗斯丧失了几乎历次对土战争的成果,这也是土耳其在对俄作战中取得的 一次胜利。 第十次俄土战争(年–年) 年4月24日,俄国向土耳其宣战,从巴尔干半岛及高加索两地发动进攻。俄军主力进入罗马尼亚后,6月及7月在不同地点渡过多瑙河,12月攻占土军重要据点普列文,次年1月逼近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土耳其被迫接受俄国提出的和平条件, 年欧洲列强在柏林举行了柏林会议并以《柏林条约》取代《圣士提法诺条约》,保加利亚、东鲁梅利亚改由土耳其保护,土耳其赔款2亿卢布。 而双方在 次世界大战中的交战,以及土耳其在俄国内战中的干预,通常也被认为是第11次和第12次俄土战争。双方可是年的世仇啊! 第十一次俄土战争( 次世界大战期间) 次世界大战传统上被认为是第11次俄土战争,俄国和英、法结盟,谋取君士坦丁堡,但先是英法联军在加里波利惨败,损失50万,年俄国又因为战争而崩溃,处于崩溃前夕的、已经沦为半殖民地、所辖的属地仅剩于亚洲西部地区的奥斯曼帝国趁机打下整个高加索,甚至进军南俄草原。这次算奥斯曼帝国获胜,但距离自身离灭亡也没有多少日子了。俄国扩大了疆域,南部边界伸展到黑海,西部边界推进到普鲁特河,东部边界越过高加索山脉,但基于长期的战争,经济发展已经滞后,远远落后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第十二次俄土战争(年-年)(土耳其干预俄罗斯) 俄国内战,后来又称为苏联国内战争或对苏干涉战争,是于年11月到年10月,在前俄罗斯帝国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交战双方是红军和由反布尔什维克力量组成的松散的联合力量白军,还有多国出兵干涉,部分战事还蔓延到外蒙古和波斯。苏联官方称法为“年到年的内战和武装干涉”。红军于年在乌克兰击败白军南俄武装力量,并在西伯利亚击败亚历山大·高尔察克的武装。随后彼得·弗兰格尔领导的白军于年秋在克里米亚被击败。 在俄国内战期间,德国和处于瓦解前夕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违背《布列斯特和约》,侵占克里木和南高加索。这被认为是俄土之间的第12次战争。 编后语: 正是因为俄罗斯与土耳其之间有着这样复杂的新仇旧恨,此次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事件,会否导致第十三次俄土战争?加之叙利亚的复杂局势,大国博弈的中东格局,这里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巴尔干半岛”?…… ↓↓↓点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gx/8426.html
- 上一篇文章: 以党为师携手奋进扬州大学基层委参加
- 下一篇文章: 全球最危险十大机场你敢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