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本,西医救急,善待生命,少走弯路
01.要把疾病控制在临床期 通常,疾病的发生、发展会经过五个阶段,即:易感期、临床前期、临床期、残障期、死亡。具体来说: 第一阶段是易感期。 此时疾病还没有真正出现,但人体已经具备了疾病生长的条件。比如,肥胖、作息不规律、精神压力大、长期吸烟、长期酗酒等。 第二阶段是临床前期。 疾病开始在人体埋下种子,人体也随之发生变化,但变化非常小,几乎察觉不到。 第三阶段是临床期。 人体开始接收疾病的信号。这信号也许是食欲异常,也许是大便习惯的改变,因为症状轻微,经常被忽视。 第四阶段是残障期。 在这一阶段,疾病的症状已相当明显,大部分人都是在疾病发医院的。而对很多大病而言,比如癌症,此时就医往往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即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失去部分器官或生理功能,花费大量金钱,饱受疼痛折磨,也不一定能将病治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病进入第五阶段——死亡。 第五阶段的出现,标志着人被病魔彻底击败。 但是,只要早那么一点点,能在大病发展的第三阶段,认清大病的信号,积极治疗,就能拯救自己的生命。以“癌症之王”肝癌为例。每年,中国约有30万人患肝癌。其中绝大多数患者在被发现时已是晚期,五年生存率仅达5%,大部分人都会于半年内死亡。而与之相应的是,早期肝癌的五年生存率高达82~%。 还有肺癌,在我国,肺癌的死亡率在40年的时间里足足上升了10倍,现已高居恶性肿瘤死亡表首位。尽管科技越来越发达,晚期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仍只有10%,但早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却可达60~80%。 只要早行动一步,重视起大病的小信号,就能早排除大病隐患,逆转命运。 02.万一赶上了,要有正确的认知在中国,中医被提到与西医同等的地位,这是被写入宪法的! 尽管在现实的医疗实践中,西医已经占据了中国大部分的医疗市场,真正从事中医医疗工作的医生只占五分之一。 并且,中医师开出的处方有60%为西药。 根据《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显示,截至年年底,全国基层医疗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的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人数占比分别为19.72%、27.43%、16.33%、18.56%。 然而,尽管如此,中医中药受到中国人民普遍欢迎,也在一些领域很好地补充了现代医学的不足。 于是就有一个问题摆到了中国普通大众的面前:看中医还是看西医? 传统医学的前世今生 人类的医学从一开始就热衷于编织谎言,如果你打开一位年前的所谓医师的药箱(无论是东方或西方),你就会发现几乎没有几种药物有真正作用。 他们深信不疑的放血及排除体内毒物(泻下),对病人的可能帮助与潜在的伤害难分伯仲;或许他们最大的作用在于给病人一个已受到医治可能将要康复的信心。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他们的治疗依据最大可能是来自于1年前某位名医的几本医书或许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经验及臆想,这种情况直到现在也没有彻底消除。 从发达国家到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传统医学(如正骨疗法、顺势疗法、中医中药、印地安医学等)并没有被完全地挤出历史舞台,反而更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在我国,中医中药被法定为和西医地位相同的主流医学(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个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并列的国家,至于对错,见仁见智)。 在美国,正骨医学是继现代医学形式之外的第二大医学形式,甚至于年美国医学学会也承认正骨医生是另一种医学专家。 它的创建人安得鲁·泰勒·斯蒂尔(AndrewTaylorStill)是一名医生,拥有一种“神的灵感”,他认为疾病是由一块或多块脊椎骨脱位造成。 在西方国家,有顺势疗法(这种疗法认为应用小剂量的自然物质可以加强人的免疫系统功能,这种物质大剂量时会导致疾病,小剂量时却可以治疗疾病)。 自然疗法(这种疗法的观点是疾病起因于人体中生命力流动受阻,治疗目的就是恢复人体能量的流动)。 信仰疗法(这种疗法认为可以通过祈祷和笃信上帝的力量来促进治疗,其他还有中医中药、针灸、印度油按摩术、日本的指压按摩术等等。 现在中国媒体经常将中医中药描述成在外国很受欢迎。其实,在西方国家,中医中药及针灸的市场并没有正骨医学、顺势疗法、自然疗法及信仰疗法的市场大。 即使在最发达的西方国家,也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会求助于这些传统医学之一。 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 尽管和国外的传统医学一样,中医治疗效果的证据来源于个人观察或对疗效满意病人的个体描述,而非科学实验。 但传统医学很好地补充了西医的不足,并在一些领域(如保健、人体功能失调等领域)取得了很大成绩。 他们将目光集中在西医没有取得明显成就的领域,如不孕不育、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病毒性感染(乙肝、艾滋病)、慢性肾炎、晚期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股骨头坏死等,或是利用现代医学治疗某些疾病方式痛苦,针对性地推出不开刀治疗,如肿瘤、痔疮、肛瘘等。 笔者也经常选择传统医药为自己或家人进行治疗,而且自觉效果不错。 所以重点并不在于西医与传统医学谁优谁劣的问题,而是选择,在什么情况下选择西医会好一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传统医学,如中医药等。 03.要选对了,生命经不起折腾1、在疾病的诊断上选择借鉴西医 中医的诊断讲究辨症,即通过望、闻、问、切,综合患者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四时五气”,来辨别病人的虚实寒热。 尽管其具有整体思维的优点,却失于精确;如一个肺癌的患者如果首先就诊于中医,得出肺阴虚的结论对其治疗是怎样的伤害。 现代医学尽管被指责工于还原论,被指责离开了仪器就无法看病,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化的检查设备,如x光、CT、MR等极大延伸了诊断触角,至少尽可能地避免了危重疾病的误诊。 当然,现在你医院,你也可以发现这些检查仪器,医院有的检查仪器,医院都有;你也会发现中医医师给你的诊断也是现代医学的诊断,我想这是传统医学的进步而不应该饱受“西化”的名。 在身患疾病时首先选择西医,最好能明确诊断,或至少排除可能的危重疾病,绝不能满足于“某某虚”“某某实”的诊断,这些“虚”“实”的诊断下可能掩盖的是致命疾病,如癌症。 2、以下疾病首先考虑选择西医 A.危重病的急症,如突发昏厥、高热、严重创伤及烧伤、药物中毒、呼吸困难、心跳骤停等。 B.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急性呼吸道感染、创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肠道传染性疾病等。 C.器官功能衰竭,如心脏功能衰竭、慢性肾炎肾功衰竭、肝功衰竭等、孕妇保健及分娩 这些疾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已显示出明显优势,治疗方案也较为成熟。 3、以下疾病以西医为主,辅以中医 A.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肺炎、肺气肿) B.中晚期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感冒、乙肝、艾滋病等。 这些疾病中运用西医治疗一般可良好控制症状,但辅以中医中药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4、以下疾病用中医药可能有更好的疗效 A.如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B.哮喘、中风后遗症、肠易激综合症、慢性肾小球肾炎;C.风湿性疾病、周围神经病变、不明原因发热、乳腺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D.月经病、不孕不育症、更年期综合症、胎动不安、痤疮、小儿咳喘、腹泻、厌食、汗证、遗尿等。E.诊断难以明确的疼痛,头晕、头痛、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功能性疾病,如月经不调、失眠、身体不适、便秘、胃肠道功能失调等。 F.难治性皮肤病(如痤疮、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日常保健;这一类疾病,西医所取得的成绩不多,以中医中药治疗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G.早中期肿瘤的治疗。 另外对某些现代医学目前认识不清楚的疾病和对西药治疗过敏的疾病有独特价值。 延伸阅读:中医治本,你知道为什么这样说吗?1、中医的整体观中医是综合思维,注重宏观,天人相应。它在治疗人体疾病时,考虑的是全体,也就是考虑人的整体性,不仅如此,还结合得病的时间以及当时气候环境都会考虑在内的。2、辨证论治中医是实实在在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四个方法来诊断人的病情的,而且好的医生通过诊脉等手段就可以直指病人病症。3、中医的治疗手段非常丰富在早期,中医是通过祝由、扎针等手法来看病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后来发展了医药,有了用中草药来为病人治病,现如今中医不断发展,扎根传统,已经有了很多的治疗手段。4、中医的系统性中医最大的特点是因人用药,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通过一定的体系整体把握你的病症,从而整体地得出一个有效贴切的治疗方案。5、中医具有繁复性这突出体现在药物上,中医的中药有成百上千种,而治疗方式方法也有成百上千种,但是以头疼为例,就可以分出好多种疼法,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也是由于中医在千百年来实践中,总结和发现的。6、中医的副作用较小中医的伤害性小,首先就是建立在因人施治的结果,能够从整体上、根本上把握病人的病因,从而甄选药物进行治疗。俗话说:成也萧何败萧何。中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恰恰也是源于中医的优势和特点。中医理论观点复杂,方剂成分复杂,人才培养周期较长,缺少量化证据,理论抽象难以理解等劣势,从而影响中医药的发展,影响人们对中医的信心。总之,不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为人民健康服务,宗旨都是改善生理,修正病理。我们一定相信医学,生病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相信医生,根据医生的嘱托坚持治疗,这样才会远离疾病带来的痛苦。和为贵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pz/4806.html
- 上一篇文章: PPH手术中重度痔疮治疗的好方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