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天,有两位阿姨在闲谈。

黄衣阿姨问,“你现在搬到哪里去了?”

红衣阿姨回,“就在那个罗马花园啊。”

“哟,你怎么搬到国外住了?”

“没有,就在以前老三中旁边的小区。”

原来,这是场取名闹出来的误会。

现在的开发商太爱取外国名了,一眼望过去,全是西西里岛、圣托里尼、香榭大道的,完全没有半点地方特色。

像过去,一旁有花鸟市场的,取名花溪路;另一旁有两棵古榕树的,取名古榕路,简单直接又朗朗上口,多好?

爱起怪名的歪风,不仅在地产行业盛行,在茶圈里也见怪不怪。

比如,前些天听茶友介绍,他们当地有位茶叶“专家”提出,“寿眉分为青叶寿眉和红叶寿眉。”

乍一听“红叶寿眉”这个名字,还以为是被晒红了的夏茶呢?让人听得云里雾里。

将白茶寿眉简单分为青叶和红叶,完全不科学!

而真正的白茶寿眉分类,大致上分为下文四大类。

《2》

第一类:按季节分。

一年分四季,春秋与冬夏。

按照白茶的采摘出产季节,寿眉主要分为春寿眉和秋寿眉。

春天万物复苏,沉寂了一个冬天的白茶茶树,生机勃发,不断生出新芽新叶。

春茶季时,等白毫银针、白牡丹的采摘落下帷幕后,春寿眉正式压轴登场。

春深似海时节出产的春寿眉,模样又鲜又嫩,充满活力。

采摘春寿眉时,站在茶园旁,看着茶树枝梢被微风吹得一颤一颤,送来清爽的茶香。

捧起一大把茶青鲜叶,深深嗅闻一大口,好香好香,是天然植物本身散发出来的清香气味。

制茶完成后,拿起一把处于新茶期的干茶,整体色彩呈现出大片的绿色调交织。

砂绿、浅绿、黛绿、深绿、草绿等,或浓或浅的铺开。

春寿眉的叶片舒展,芽头秀长,茶梗细长,整体看上去,好比是身量高挑的佳人,英姿飒爽。

经过冲泡后,茶汤清透,能看到不少白毫在上下漂浮,入口细品,又香又润,尤为清爽甜润。

到了秋天出场的秋寿眉,与春寿眉相比,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情。

春寿眉清新甜美,秋寿眉沉稳厚实。

经受住秋老虎的考验后,秋寿眉的模样整体要显得更粗犷几分。

茶梗与叶片都粗粗大大的,梗叶蓬松,梗粗叶大。

叶背上的白毫分布数量相对稀疏,叶片上的蜡质层更厚实。

叶片色彩的层次更丰富,呈现深褐、墨绿、古铜、黄褐、灰绿等交错,像迷彩外衣那般。

新茶期的秋寿眉,干茶上能闻到一股干燥悠远的香气,像晴好天气的茶山,无数的野花、杂草、泥土被太阳晒过后,一齐发散出来的香气。

注水冲泡后,秋寿眉的茶汤滋味要更多几分熟美,由于胶质物丰富的缘故,汤水的饱满程度更佳,又稠又滑。

第二类:按储存年份分

白茶简朴特殊的制茶工艺,保留了茶叶内部大量的活性酶,在后期妥当存茶下可以不断发生良好转化,越存越甘香。

寿眉作为白茶的高产大户,按照储存年份的划分,可以分为新茶、陈茶、老茶。

其中,处于新茶时期的寿眉,指的是储存时间不超过1年的茶;

而储存时间在1-2年内的寿眉,列入为陈白茶;

最后,当寿眉跨越慢慢存茶岁月,存放时间不低于3年时,就正式进阶为老白茶。

寿眉在不同的储存转化阶段,能展现出不同的特色。

新茶时期的寿眉,风味更为清爽。

像春寿眉,喝茶闻香时,常能感受到带花带叶的草药香气,伴着阵阵甜美花香,闻起来清新又雅致。

用盖碗冲泡后,快出水冲泡下,茶汤尤为轻盈鲜香,清冽、清甜、清润……实在曼妙。

喝茶过后,喉咙里能留下一片清凉舒适,满口生香。

陈茶时期的寿眉,风味更偏向兼美,既有老茶的醇厚,又不失新茶的鲜爽。

比如现在喝五彩贡眉,经过两年的时光沉淀,茶香里药香尤为沉郁悠长。

这种药香,芬芳通窍又安神,能让人拥有内心平静感。

细啜茶汤,醇厚甘香的汤水滑过喉咙,韵味能留在喉头久久不散。

存成老茶后的寿眉,风味醇厚十足,功力不凡。

像是现在喝的秋香寿眉,会感受到其中的药香更浓郁厚实的几分。

汤水绵柔,劲道,醇厚,细细啜饮,能感受茶汤传递给舌面的厚实感。

好比是一坛酿了多年的绍兴酒,醇美动人!

第三类:按形态分

白茶寿眉,按照形态划分,可以分为散茶和饼茶。

寿眉的茶青原料采摘下来后,不杀青,不揉捻,只经过萎凋和烘干,寿眉散茶就可以制作完成。

寿眉散茶在外观上,最大程度的完整保留天然条形,梗叶蓬松。

在风味上,散茶的滋味更原汁原味,大量的天然养分保留在茶叶内部。

而寿眉饼茶则是在散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经过多道工序后制作而成。

将干燥的散茶稍加蒸软,让其梗叶恢复一部分的韧性后,将其放入干净的布袋中进行包揉。

在包揉的过程中,寿眉茶梗和叶片中的胶质物、可溶性糖部分析出,黏附在叶片的四周围,像是一层天然的胶水,将彼此相间的梗叶紧紧包裹。

经过包揉后,放入压饼的机器上定型。

制茶师傅们会根据不同的白茶特点,调整压饼所需要的时间、温度、力度,将茶饼压制得松紧到位。

最后,将茶饼摊晾后,文火烘干,就能制出一饼规整圆润的寿眉饼。

白茶寿眉的散茶和饼茶对比起来,风味各有所长。

寿眉散茶风味更为自然清爽,泡茶喝茶时更为方便,不需经过撬饼,可以直接投茶泡茶。

存老后,寿眉散茶以药香、陈香突出,汤水醇厚饱满。

寿眉饼茶的风味更为沉稳厚实,玲珑小巧,方便运输和储存。

品质好,储存到位的寿眉饼,还能转化出白茶当中的稀有香型——枣香。

而条形完整,没有经过压饼考验的寿眉散茶,难以陈化出甘甜厚实的枣香气味。

从方方面面的对比看,寿眉的散茶与饼茶皆有不同!

第四类:按节气分

按照传统历法,一年可分24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除去冬夏两季不生产白茶外,不同节气下出产的寿眉,拥有不同的精彩。

按照节气分,白茶寿眉可以分为谷雨寿眉,春尾寿眉,立秋寿眉,白露寿眉,寒露寿眉,霜降寿眉。

雨润万物生,谷雨前后出产的寿眉,正是出于茶树生命力勃发的状态。

到了谷雨,气温渐渐回暖,降水更为充足,为茶树的蓬勃生长提供必要的水汽和热量支撑。

在绝佳的自然滋养下,谷雨寿眉自然出落得梗叶饱满,活力十足的状态。

三晴两雨的好天气下,既有利茶树的生长,又能为茶青采摘和制作提供必要条件。

种种有利因素相加,为好茶的制作铺垫了更好的基础。

春尾寿眉,也就是接近春天尾巴的采摘生产的寿眉。

在春白茶当中,春尾寿眉的产量不高。

一来到了春茶季的后期,茶青收购价格相对较低,卖不出价钱的春寿眉,茶农不愿意多采。

二来暮春时分,气温回升快,阳光的威力渐渐施展,为了避免将茶晒坏,制茶难度增加不少。

这时节采下来的寿眉,在日光萎凋时,容易一不小心,受到过于强烈的日光灼晒,被晒红和晒伤。

唯有制茶技术高超,并且细致耐心的制茶师傅,才能将春尾寿眉制出鲜嫩状态,叶片多种绿色调相较,没有晒红和晒斑,养分大量的得到保留。

泡来喝时,草药香尤为张扬炸裂,穿透力十足,清香动人,别有风味。

立秋寿眉,是往年秋白茶里最早采摘的一类茶。

立秋寿眉的特点,在于外观梗叶虬髯,叶片五彩色,蜡质层发达,胶质物积累充裕。

对于刚入门的新茶友来说,立秋寿眉是款适宜的入门茶,口味容易喝懂,不容易被泡苦。

然,根据福鼎当地的最新消息,为了更好的让茶树休养生息,立秋寿眉将要被停产了。

我们再想感受立秋寿眉的风采,只能在往年存下来的茶里,且喝且珍惜。

白露寿眉是白茶界中的一大明星。

“要好喝,秋白露。”

这句顺口溜在白茶界广为流传。

和立秋寿眉那样,经受过秋老虎考验的白露寿眉,叶片颜色同为五彩色,像军人的迷彩衣。

白茶寿眉内部,有着多种养分物质积累,茶氨酸、维生素、果胶物、茶多糖等。

经过冲泡后,茶汤又香又稠,实在堪妙。

寒露寿眉的产量,相对较少。

到了寒露,秋意渐浓,气温冷下去一分,茶树芽叶生发速度慢。

这时,唯有生命力强壮的茶树枝桠,才能不畏秋风凛冽,长出新芽新叶。

为了御寒,茶树新生的嫰梢会调集更多的养分,帮助生长。

这时再采下制成的寒露寿眉,先天养分积累自然更为充足。

相比于立秋与白露,寒露寿眉受到气温的影响,叶片又呈现出绿色调为主,梗叶蓬松度下降。

在寒露寿眉身上,一年轮回的特征,尤为明显。

一般而言,过了寒露,受到气温过低的影响,茶树已经不愿意再生长发芽了。

霜降时节,一般是茶树的休养生息期。

闰六月的年份除外。

由于农历多出来一个月,秋天相应的延长一个月,才能采到难得的霜降寿眉。

最近一年的闰六年,在年,产出了难得的霜降寿眉。

而下一次的润六年,要等待上十多年。

稀有难度的霜降寿眉,可遇不可求!

《3》

寿眉,作为白茶里的高产大户,门类划分有着多种学问。

单纯以青叶红叶划分白茶寿眉,根本就是对寿眉的不了解!

是断章取义,是胡编乱造。

一座城,没有特意为了显高大上,而四处乱其中不中,洋不洋的怪名。

沽名钓誉的“专家”们,也无需为了显懂行,给寿眉乱取名!

?end?

小陈茶事旗下白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pz/6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