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儿菜

药材简介

刺儿菜,原名小蓟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是一种优质野菜。多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常大于地上部分,有长根茎。中国各地都有,常见于田埂、地头、沟旁、湿地,为到处野生的小草。苏颂说:"小蓟处处有,俗名(青刺蓟),2一3寸对其根作菜茹食甚美。”

生活习性

刺儿菜为中生植物,适应性很强,任何气候条件下均能生长,普遍群生于撂荒地、耕地、路边、村庄附近,为常见的杂草。

贮藏保存

5-6月盛开期,割取全草晒干或鲜用。可连续收获3-4年。

鲜用时,分类放进塑料袋(不需要淘洗),最好是一棵蔬菜装一个袋子。然后将塑料袋口扎紧,不要让蔬菜头尾露在塑料袋外面。将装袋的蔬菜整齐地码进冰箱冷藏箱。

药用价值

入药部位

干燥地上部分(带花全草),根状茎亦可入药。

药用功效

甘、苦,凉。

全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根状茎:肝炎。

止血:刺儿菜中含有丰富的胶质,它可以生成血小板,缩短凝血的时间,具有止血的功效,对于咳血、尿血、便血以及外伤出血都有明显的止血效果。

利尿:它能将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堆积的毒素清除,可以促进血液以及水分的新陈代谢,具有良好的利尿效果。

杀菌:刺儿菜可以有效抑制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菌。不仅如此,它还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消炎止痛:刺儿菜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它能有效舒缓疼痛,并大大降低疼痛感。

美丽传说

我们所说的“刺儿菜”其实就是“蓟”的一种。安徒生童话里有一篇蓟的经历——一个来自苏格兰的美丽小姐,偏偏要蓟花,因为“它在国徽上闪闪发光”!然后她将花插在小伙子的扣眼里,代表祝福和爱情。在西方的宗教文化中,蓟的起源是十字架上钉住基督的钉子,圣母玛利亚将其取下埋藏后,生出这种植物。

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同事庞统有一次中箭落马,便是用路边刺儿菜紧急抢救伤口,得以保命。有个类似的外国传说:凯撒大帝领兵征战时,部队爆发疾病,不得不求助于天神。天神告诉他:射箭,所及之草,可给部队吃。结果射中的就是刺儿菜。部队因此得救。在西方,刺儿菜有不少神话色彩。东欧乡村人家喜欢在门前种植它,并采来挂在建筑物里以驱魔。真实的魔鬼大家可能没见过,但竹叶青蛇很多地方都有,比魔鬼可怕。一旦被它咬伤,刺儿菜又有了光辉用途。将其与徐长卿等草药一起捣烂,敷伤口,可救命。

儿歌有唱:“蓟蓟芽,满地爬。咬我手,磕你牙!”显然,乡村孩子们并不喜欢刺儿菜。在相对富足的地区,刺儿菜较少成为餐桌上的食物。它在野外的生长与传播很迅速,是通过絮状花朵的飘飞实现的。它的价值除了入药,就是拯救饥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pz/6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