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儿红肿娃哭叫,小心腮腺炎来犯
白癜风互助论坛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03879.html 不知不觉间,家里的小宝贝已经开学了,家长的内心自然是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孩子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交到更多的朋友,担心的是孩子到底能不能照顾好自己。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需要自己成长的时候,也需要家长为其遮风挡雨。像春天这个季节,有非常多的传染病,家长一定要多细心观察宝宝,做好防御措施。 说到传染病,我们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毕竟大部分人小时候都得过。水痘(点击即可查看详细内容)我们在以前的文章已经写过了,那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学习一下流行性腮腺炎的知识吧。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时邪(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病,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中医学称之为痄腮。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冬春两季易于流行。多发于三岁以上儿童,2岁以下的的婴幼儿比较少见。少数患儿因身体影响可出现变证,但痊愈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患此疾病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气候变化时,孩子抵抗力下降导致的。一般此病常见的证型有两种,分别是邪犯少阳和热毒壅盛。 邪犯少阳证比较典型,主要是因为时邪病毒从口鼻进入到体内之后,侵犯足少阳胆经所致。其症状为:轻微恶寒发热,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或有头痛、咽红纳少、舌红苔薄白或黄。大家肯定会好奇,为什么这个病会跟腮部过不去呢? 我们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胆经的循行,大家可能就会知道孩子腮腺炎的症状是怎么来的了。足少阳胆经起于眼外眦(外眼角),经耳前耳后下行于身体的两侧,最后在两足的第四趾端终止。这个腮腺炎时邪仿佛就是跟胆经过不去,一旦进入体内就不管不顾地冲进胆经之内进行攻击,不过胆经也不是吃素的,直接铆足了劲儿和时邪对峙,就这样,但凡胆经所过之处均是战场。凝滞于耳下腮部就会导致腮部肿胀疼痛、邪毒郁滞在肌表就会发热恶寒、邪毒在关节处就会关节不利和咀嚼困难、邪毒攻击头部则会导致头痛等等。 至于热毒壅盛证,大家可以把它当做邪犯少阳证的变证。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简单的例子,邪犯少阳证的腮腺炎时邪属于比较淘气的孩子,在胆经上下翻飞、肆意妄为,危险性不大。但是热毒壅盛证中的腮腺炎时邪更像一个成年人,并且拥有了热和毒这两种属性,所以热毒壅盛全身症状较重,而邪犯少阳全身症状较轻。 热毒壅盛证的腮部症状和热证严重,比较好区分:高热,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肿胀疼痛,坚硬拒按,张口咀嚼苦难,或有烦躁不按、口渴欲饮、头痛、咽喉肿痛,伴有颌下肿块胀痛、纳少、大便秘结、尿少二黄等症,一般患者舌红苔黄,脉滑数。 注意:热毒壅盛证以耳下腮部肿痛,坚硬拒按,张口咀嚼困难,高热头疼、烦躁口渴等症为特征。而邪犯少阳证则以轻微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为特征。 再来说说找个疾病的其他特点,首先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为14~21天,在腮腺肿大前6天至肿后9天中,患者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有大量腮腺炎病毒,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它的传染期。然后患腮腺炎的宝宝在发病前2~3周大多有流行性腮腺炎的接触史。初期症状可有发热,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触之有弹性感和痛感,通常是一侧先肿,然后2~3天左右另一侧便开始肿大。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手段只有远离传染源或者打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和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免疫。再就是让宝宝平时多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减低患病风险。 如果宝宝已经换上了流行性腮腺炎,医院进行系统治疗,然后在医生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 此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所以邪犯少阳证可以使用含有蓼大青叶、板蓝根、连翘、蒲公英、夏枯草、牛黄(人工)的腮腺炎片,效果很好,而热毒壅盛证则可以使用赛金化毒散。家长还可以用新鲜的仙人掌切成薄片贴于患处,或者是用新鲜败酱草煎汁熏洗患处,这样可以缓解腮部肿痛。 患儿饮食应给予易消化、清淡流质饮食或软食为宜,像菜心绿豆汤,做法:将绿豆克,置锅中煮至将熟,加入白菜心3个,再煮20分钟,每日1剂,分2次饮汁吃豆。此汤有疏风清热之功,可用于流行性腮腺炎初起。而冰糖炖鸭蛋则有凉血解毒的功效,比较适合流行性腮腺炎各期:将冰糖30克,在热水中溶化,待水温后打入2个鸭蛋搅匀,文火烧熟。每日2剂,早晚空腹各服1次,连用5日。还可以给恢复期的宝宝做一些鸭梨蜂蜜汁,鸭梨克,去皮去核切片,加水适量,煎至七成熟,水将干时加入蜂蜜,文火煎取汁。每日服2~3次,每次5~10毫升,调水饮用。有养阴生津、益胃润肠之功,用于流行性腮腺炎恢复期。 今天学的知识不知道大家都记住了没,家长们一定要勤加学习哦,毕竟既能放手让孩子自由健康地成长,又能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避风港的家长才是合格的家长,也是天下父母都不懈追求的目标。 作者简介 圆力,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临床中医学,曾于辽医院医院工作,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同时喜欢学习传统文化和佛法,今后会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pz/7536.html
- 上一篇文章: 精选名老中医一人一方
- 下一篇文章: 祖传偏方中医常用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