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体经常会出现炎症,西药刚流行的时候,抗生素类药物成了我们最常用到的消炎药,一直延续到现在,但是抗生素类药物虽然好,对身体的副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所以现在我们国家禁止滥用抗生素。中药材里面的地胆头就有不错的消炎效果。

白花地胆头,地胆草,别名苦地胆、天芥菜、鸡疴粘、土柴胡、马驾百兴、地胆头、磨地胆。多年生直立草本,茎二歧分枝,枝少而硬,粗糙。根生叶多皱缩,黄绿色,生于山谷、村边及路旁。分布在中国南方各省,特别在广东、广西和福建多见。

白花地胆头,味、苦、性寒,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作用。白花地胆头清热利湿作用比红花地胆头明显,可以治疗热结膀胱导致的小便淋漓涩痛,可以跟木通、栀子配伍以增强作用。对于湿热下注导致的小便短少或尿闭不通,平时酗酒、脾气暴躁者容易导致血热,白花地胆头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可以治疗血热引起的尿血、尿痛。

白花地胆头有清热解毒功效,可以治疗肺热或外感风热导致的咽喉肿痛。白花地胆头寒,久服容易伤胃,导致腹胀、腹泻,利湿药物常用会导致伤阴,引起口干舌燥,不宜长期服用。在中医药学的传统之中,论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但从发展过程来看,远古时代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分化,若再往今后的前景看,也可能返璞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医食同源。

客家古方地胆头汤,清热解毒,预防感冒。

地胆头老鸭汤:材料:地胆头25克,番鸭克,姜一片。做法:1、洗净地胆头,番鸭洗净切块,放姜片煮,飞水去腥。2、煲内注入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煲60分钟。3、加盐调味即可。

地胆头鸡汤:材料:地胆头25克,鸡肉克,姜一片。做法:1、洗净地胆头,鸡肉洗净切块,放姜片煮,飞水去腥。2、煲内注入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煲60分钟。3、盐调味即可。

地胆头猪骨汤:材料:地胆头25克,猪骨克,姜一片。做法:1、洗净地胆头,猪骨洗净切块,放姜片煮,飞水去腥。2、煲内注入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煮60分钟,水要一次过,浸过所有材料,不能中间加水。3、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预防感冒增强免疫之功效、增强抵抗力之作用,常吃不会感冒。

点击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pz/9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