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美育小学儿童的安全与健康
第一节美育概述一、美育的概念所谓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二、美育的发展美育这一概念和对它进行独立进行研究的理论,是由德国的伟大诗人和美学家席勒于18世纪末首先提出和建立的。年,德国美学家席勒以书信体写成的《审美教育书简》(又译《美育书简》)一书,第一次在美学史上提出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美育理论,从理论上深刻阐述了美育的必要性和美育的意义,被后人称之为“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并以此作为审美教育形成独立理论体系的标志。蔡元培提出过著名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这“五育”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其中美感教育是蔡元培先生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尤其以“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闻名于世。第二节美育的内容和基本任务一、美育的内容(一)艺术美:音乐和舞蹈,绘画,影剧欣赏,文学;(二)自然美,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所感受和体验到的美;(三)社会美,以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为对象而感受和体验到的美;(四)科学美,以科学的内容和形式为对象所感受到的美。中小学美育的内容包括:艺术教育,如文学、音乐、图画、戏剧、电影、舞蹈等;组织学生观察和欣赏自然美;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二、美育的任务美育的基本任务是:(一)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二)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善于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知识与能力;形成他们对于美和艺术的爱好。(三)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第三节美育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一、美育的主要原则(一)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二)美育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三)情绪体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四)艺术内容与表现方法的统一。(五)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二、美育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一)积极发掘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美育与学校管理相融合,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二)美育与德育工作相融合,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三)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重要途径,实现课堂教学的审美化。(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整合社区资源,促进美育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五)根据学生特点,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美育。(六)开发校本课程,实施美育教育内容的多样化。(七)充分发挥教师角色的示范作用。第一节小学儿童的医疗保健常识一、小学儿童的生理特点与卫生(一)小学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与卫生小学儿童的骨骼中,有机物比成人多,容易因姿势不好等原因造成骨骼变形。小学生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及储存的糖元较少。儿童时期,支配大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早,故大肌肉动作发育较早,躯干及上下肢活动能力较强;支配小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晚,手部腕部小肌肉群活动能力较差。8至9岁后,肌肉发育速度加快,到青春期时,肌肉发育剧增,此时能够准确灵活地做出细微动作。小学儿童的关节窝较浅,周围韧带较松,易脱臼。小学儿童足弓周围韧带较松、肌肉更弱,若长时间站立、行走,足底负重过多,易引起足弓塌陷,特别是肥胖儿童更易发生扁平足。2.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1)保持正确姿势。(2)注意写字和绘画卫生。7至9岁小学生持续书写的时间限度为10分钟,10至11岁为12分钟,12至14岁为20分钟。超过这个限度就会造成疲劳。(3)组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二)小学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与卫生1.消化系统的特点易生龋齿。儿童的肠管相对较长,小肠黏膜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能力较强,但植物神经的调节能力差,容易发生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腹泻或便秘。儿童的肝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但因肝脏分泌胆汁较少,对脂肪的消化能力较差;肝脏储存糖元较少,容易因饥饿发生低血糖,肝脏解毒能力较差。2.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1)保护牙齿。小学时期是儿童牙齿生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提醒学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2)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良好的用餐习惯可以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应教育学生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三)小学儿童感觉器官的特点与卫生1.感觉器官的特点儿童眼球的前后径较短,呈生理性远视,一般在5至6岁会转为正视。晶状体弹性大,调节能力强,因此能看清很近的物体。如果小学儿童形成不良的用眼习惯,长时间视物过近,会使睫状肌过度紧张而疲劳,导致晶状体凸出,形成近视。小学生的外耳道比较狭窄,外耳道壁尚未完全骨化,咽鼓管相对较短、平直、管径较粗。因此鼻腔发生感染时,病菌易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2.感觉器官的卫生保健(1)眼的卫生保健。(2)耳的卫生保健。(四)小学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与卫生1.神经系统的特点小学儿童大脑皮层发育不断完善,内抑制加强,条件反射易形成,兴奋更加集中,能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通过学校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各种有意识、自觉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但需注意学习负担不能过重。教师教学的方法应尽量直观,避免学生学习疲劳。2.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1)保持合理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安排不同年龄学生一日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安排适合小学儿童的体育锻炼,能促进脑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反应的灵敏性和准确性。(3)注意用脑卫生。小学生主动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7岁时约20分钟,10岁时约为25分钟,12至15岁时约为30分钟。第二节小学儿童的安全防范常识一、小学儿童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一)小学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教师一旦发现学生中有人出现流感症状,应迅速通知家长,立即治疗,待完全康复后再返回学校。同时,学校的教室要保证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适当。对患病学生的物品要进行消毒,以防止更多学生传染。2.病毒性肝炎预防病毒性肝炎要注意以下几点:管理传染源,如果有儿童发病,应立即住院隔离;切断传染途径,在家庭、校园内全面普及肝炎的防治知识,加强家庭、校园内的消毒管理;通过预防接种和中药预防的方式保护易感人群。3.细菌性痢疾若有儿童患痢疾,最好应住院隔离治疗,治疗期间要卧床休息,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勿食牛奶和油腻刺激食物。应加强学校的日常卫生管理,教育学生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生活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对于体质较差的学生和易感者,可以服用痢疾口服活疫苗进行免疫4.沙眼预防沙眼的重点是做好群防群治。教师应向儿童普及眼病的预防知识,并协助搞好学校卫生,做到儿童一人一巾,毛巾用完后通风晾干,不用脏手擦眼睛,并保持水源清洁及室内通风。治疗沙眼的药物有四环素软膏、红霉素软膏和福利平眼药水等。症状较轻的学生可以坚持上学,但在治疗的同时要注意将个人物品和其他同学进行隔离。若症状较重,可由医生进行沙眼摩擦术或沙眼滤泡压榨术。(二)小学儿童其他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1.缺铁性贫血需安排医生为学生做血液测试,以检查其是否患有贫血,并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同时询问孩子的饮食情况,适当建议学生的父母该给孩子食用补铁食物,如肉类、绿色蔬菜等。要求孩子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随着饮食种类的多样化,儿童患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会逐渐变小。患贫血的小学儿童也要适当参加一些不剧烈的体育活动,以提高体内的新陈代谢,促进食欲的提高和身体对铁质的吸收能力。2.龋齿预防龋齿的最佳办法是保持口腔卫生。应对小学儿童进行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教育,让儿童知道龋齿的危害性及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同时,要掌握保护牙齿的方法:使用小头、软毛的保健牙刷,三个月更换一次,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将牙刷放在牙龈部位,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刷牙,从后向前,从左到右,从外侧到内侧,刷完全部牙齿需要三分钟左右。3.腹泻因此教师要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天气的变化,避免着凉,运动后不要大量饮用凉饮料。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过期或剩下的食物,既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吃得过少。4.近视近视一旦形成很难再恢复正常,因此预防近视很重要。常用的预防近视的保健方法有眼保健操和眼部肌肉锻炼操。5.肥胖症预防肥胖的主要方法是控制日常饮食和培养运动习惯6.脊椎弯曲异常预防脊椎弯曲异常的措施有:保持正确的坐、立、走、卧及读书写字姿势;坚持体育锻炼;避免一些不良习惯,如常用某一只手提东西或用一侧肩背书包等二、小学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一)基本急救方法(1)直接口对口呼吸法操作方法是:伤员仰卧,头部置于极后的后仰位,把口打开(最好盖上一块纱布)。救护人员一手托起伤员的下颌,用手掌跟部轻轻压住环状软骨,使其压迫食道,防止空气进人胃内。另一只手捏住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对准伤员的口吹人,吹完一次后松开捏住鼻子的手。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6~18次,直到伤员恢复呼吸为止。实施人工呼吸时需迅速清除伤员口中的杂物,如假牙、分泌物或呕吐物等,并松开裤带、衣领和胸腹部的衣服。2.心脏胸外挤压操作方法是:伤员需仰卧在模板或平地上,救护者双手掌重叠,手掌跟部放在伤员胸骨体的下半段。肘关节伸直,借助于自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适度地用力下压,使胸骨的下端及相连的肋骨下陷3至4厘米,如此反复进行。成人每分钟挤压60~80次,儿童每分钟约次。(二)常见急症的预防与处理1.中暑出现有人中暑时,首先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病人躺下,但头部不要垫高。然后解开病人衣领,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其头部,再服用一些仁丹或十滴水等药物。对中暑较严重者,除采取上述降温方法外,还可用冰块或冰棒敷其额头、腋下等,同时用凉水反复擦身,并配合扇风进行降温。如果出现昏迷状况,医院救治。2.溺水溺水者被营救上岸后,须立即清除口鼻内的淤泥、杂草、分泌物等,以确保呼吸道通畅。并松开裤带、领带和衣服,迅速进行倒水,对口腔密闭者可捏其两侧面颊并用力启开牙关。然后使溺水者俯卧,腰部垫高,头部下垂,用手压其背部。抱住溺水者的两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部,快步走动使积水倒出。之后迅速进行人工呼吸,若溺水者心跳已停止,要同时进行心脏胸外挤压3.电击如遇儿童被电击中,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接触触电者,以防自身触电。如遇伤员呼吸停止,则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要进行心脏胸外挤压。应注意伤员有无其他损伤,并及时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此外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请医生治疗。4.烫伤和烧伤如儿童发生烫伤、烧伤情况,应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淋烫、烧伤部位,减低烫、烧伤的严重程度。若伤势较轻,则可用红花油或紫草油等涂抹患处,并保持干燥。若伤势较重,经简单处理后,医院进行救治。5.骨折对骨折病人的现场急救遵循以下原则:救命在前,防止休克;及时固定,避免随意移动;先止血再包扎固定,包扎固定后,医院处理。6.中毒如遇儿童发生中毒现象,应首先清除毒物。口服中毒者可根据病情采取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方法迅速排出毒物;皮肤接触者,立即脱去已污染的衣物,用清水反复冲洗皮肤、毛发、指甲等部位;化学药品中毒者,可先用于布轻轻擦干药品,然后冲洗;吸人中毒者,应立即撤离现场,吸人新鲜空气和氧气,保持呼吸道通畅;腐蚀性毒物中毒,可饮用蛋清、牛奶、豆浆,以起到保护胃黏膜、延缓毒物吸收的作用。7.脑震荡与头部受伤(1)脑震荡脑震荡是指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即刻发生短暂的脑功能障碍。儿童跌伤、撞伤头部,常可导致脑震荡。受伤后可有短时间的意识丧失,一般持续几分钟,最多不超过半小时。清醒后,对于受伤过程不能回忆,可有头晕、头痛、呕吐、嗜睡现象,多在数日内逐步恢复,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轻微脑震荡建议24小时内冷敷,目的是减少渗出、出血。24小时后热敷,目的是促使淤血,血肿吸收。医院检查有无颅骨损伤,单纯脑震荡经治疗后,不留后遗症。(2)头部受伤如果头部有出血的伤口,应用清洁的手帕之类压迫止血;如果有脑组织溢出头皮外,说明已损伤颅骨,应按原样做简单包扎,医院抢救,千万不要把露出头皮外的脑组织送回伤口,以免造成颅内感染,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头部没有伤口,只因外力作用到脑部,使组织受到震荡,发生昏迷,此时应将幼儿放于床上休息,观察情医院。8.常见外伤(1)擦伤因摔跤等皮肤极易擦伤并常伴伤口污染,应先用干净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除去污物;然后盖上消毒纱布,按压止血。(2)挫伤受到撞击或受到石子、弹弓子等的打击,皮肤未破损,但伤处肿痛、青紫,在损伤初期可局部冷敷,防止皮下继续出血。24小时后可热敷或用伤湿止痛膏等外贴患处。对严重者应限制受伤的肢体活动。(3)割伤铅笔等常不慎将手割破出血,可先用棉签压迫止血,然后用碘酒消毒伤口,通常伤口较小,可用创可贴包裹伤口。(4)扭伤多发生在四肢的关节部位,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因过度牵拉而受到损伤。损伤的局部充血、肿胀和疼痛,活动受到限制。初期应停止活动减少出血,采用冷敷,以达到止血、消肿、止痛的目的。1—2天后,可用热敷促进消肿和血液的吸收。考点突破如果发现有人煤气中毒,首先应采取的争取措施是()①立即打开门窗,使房间通风②给中毒者饮水,防止口渴③给中毒者盖上衣服保暖④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流通的地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师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A.揉搓受伤手指B.吃止痛消炎药C.冷敷受伤手指D.热敷受伤时手指在火情发生时,如果学生的衣服已经着火,教师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大声呼救B.让学生就地打滚C.跑开取水D.用手拍打学生衣服上的火焰当学生摔倒后出现头疼、恶心等轻微脑震荡症状时,教师不宜采取()A.电话通知家长,具体告知情况B.医院就诊C.卧床休息,适当减少饮水和进食量D.按摩并热敷受伤的部位答案:BCB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tx/5039.html
- 上一篇文章: 千万别杀猫狗,果报惊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