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唐朝李商隐《无题》诗文漫读:重重的帘幕次第垂下,长夜清冷,听得见时光流逝的声音。那缠绵痴话原是一场春梦清修纯静的闺阁,本来就没有情郎容身的地方。那秋风不止,不断的吹着湖上的菱花,那月露清冷,凝结着桂叶最浓郁的芬芳。直到相思是这样没有任何实际的好处,但相思就是相思了,就让我癫狂苦笑在这无人之境吧。初衣解诗:夏天里读这首诗也有清凉。其实这是一首双声诗,既可以解读为女子的心声,又可以解读为男子的惆怅。说的是一个女子深锁在闺中,有情人不得相见。那恩爱缠绵,原本是一场春梦,女子所住的地方,是不允许有男性的,只剩下连绵不断的相思。但是这首诗里读出了非常的沉痛,用成神女和楚襄王的故事,比拟了曾经的欢好,而作为巨大反差的是,现实中没有可能相守。用一个本无郎,点出了女子的身份,是不可以有郎君伴侣,看起来清冷高贵之极,却又绝望之极。李商隐于25岁的仕途之前,曾经在玉阳山学道,在最年轻的时候,遇见了一生难以忘怀的爱情。在道家的清静之地,出尘的美女,相貌学识卓然,而李商隐才高而家贫,前途渺茫,对于文字深邃的理解,以及青春无可比拟的美好,两个人于最幽静仙美的地方,心有灵犀,恋爱了。是的,山川河流都可作证,星星月亮都是媒人,爱的目眩神迷,也爱的深沉哀伤。这是一对真正有感情的人。感情也许来源于他们各自身世的压力,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爱惜,对于对方的爱慕与深情。女子是李商隐心中最美的仙子,也是他最理想的妻子。当时,现实却很残酷。此女子作为道姑,是大有来历的。所谓的道家仙籍,不过是富贵人家安置女子的一种方式。他的恋人是某一位公主的随从。按照古代的人身依附,公主出家修行,随女也一并的出家修行,除非是经过主人的允许离开或者婚配。而当时至少毫无名气的李商隐,人生路上非常渺茫,而家中只剩下老母和年幼的兄弟姊妹,任何一种方式,都无以成全他和那位女子的现实婚姻。两个人因此有过挣扎。但最终也就屈从了现实。如果私奔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我想这对小情侣是愿意的。只是他们连私奔都没有办法做到,尤其对方那位女子,她的人身是颇不自由的。两个人在极度的热恋里,但是冷却下来,却发现是一场太美的梦,无论双方怎么样的努力,都没有办法名正言顺的在一起。所以“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不是一个人的心酸而是两个人的心酸与痛苦。李商隐是将对方当做自己灵魂的爱人和妻子的。每年的七夕或者中秋,他都会记得这一位被迫和他分开的仙女,他记得她的孤寂,也记得自己的忧伤。至少在李商隐留下的诗句里,在考中进士之后,仍然专门去修行的地方等待她。或者是想告诉她自己的好消息,或者是想法用另外的方式安置他的这一位心爱的人。我想在这段爱情里,正是因为李商隐非常懂得对方,他也一定做过最大的努力。但这个女子没有见他。关于唐代的道观以及其中的女子,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传说,传说她们不受清规戒律的约束,有着恋爱的自由,也闹出了很多的社会风闻。但是在李商隐的诗里和心里,他爱上的女子不是这个样的。他爱上的女子,有着动人的气质与学识,和他一样有着爱的挣扎。就算是李商隐沿着不同的人生道路走下去,他都忍不住回望,那个在他年轻时候,给了他最美爱情的女子,他一生将她升华成心中的月亮。我有时候在想,李商隐其实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这个女子,从他年轻时到玉阳山修道,再到仕途以后各个幕府的奔波。我有时候直觉,他这么热爱稳定的人,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在旅途,那是因为只有在路上,他才可能去靠近她,去知道她的踪迹。李商隐终身觉得最亏欠的,就是这样一位女子吧,这么的喜欢却没有结果。这是李商隐最凄婉的爱情,相望相守不相亲。我有时候想,这样一个道姑在唐朝的世界,她可以活多久?如果有一天听到了李商隐的死讯,她会不会感到痛心?中年之后的她,应该有人身的自由吧,他们曾经在哪里重逢过?我总想一段爱一定要有所圆满,一定要啊!“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初衣胜雪为你解读李商隐诗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欢迎留言置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xw/11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