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是怎么教英语的
熟悉玲珑家的朋友都知道,玲珑在一所采用IB教育体系的双语学校上三年级。每个月学校都会开设不同教育主题的家长工作坊,这个月的工作坊主题是“语言学习”。我听下来觉得很有收获,今天来复盘一下和大家分享。工作坊从校长的发言开始,我们的校长像个哲学家,总能说出些让人深思的话来。想当年在择校时,我就是被他讲的自己女儿的故事所吸引来的。他说,他的女儿已经长大成人了,让他欣慰的是,女儿stilllovelife,lovelearning.我当时就在想,这可能是父母对孩子最美好的期待了。这次他表达的两个观点也让我非常认同:①老师、孩子和家长的关系,不应该是老师教、家长陪、孩子学,而是孩子、家长和老师共同学习和成长。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是学习者。-老师的成长咱先放在一边,和孩子共同学习和成长,也是我一起倡导的生活方式。②不要只顾着学习具体的知识点,更应该学习如何学习,思考如何思考。-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学而思吧!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比盲目的刷题效率高很多。观点有点抽象,留给大家细品哈。咱们再接着说“语言学习”的部分,负责英文教学的外教老师讲了5条观点:①学习语言,首先要认识本质——语言是一门工具。它最重要的作用是用来接收和传递信息。这个观点我在之前关于英语学习的文章里不止一次的表达过,没想到这位教学经验丰富的外教老师也同样这么认为,窃喜~她说,语言最重要的是交互信息,不管是学习中文、英文还是其他什么语言,都是同样的道理。学习语言不是无休止的背单词、学语法、背句型,这样死学是学不好语言的,一定要用起来,用这个语言来接收信息和表达自己。②用英语,建立和世界的联系。这让我想起周六时我偶然看到袁隆平爷爷写给母亲的信,其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虽然时代变了,但我们学英语,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拥有国际视野,更直接的了解世界,也让世界更直接的了解我们。③学语言,需要大量的阅读和表达。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阅读都是老师每天在强调的。而英文老师更注重精读,玲珑有一项固定的家庭作业:每天读一篇原版文章并录音,回答文末的问题,在文章中找出5个不认识的单词,用英英字典查意思,用这5个单词造句子。除了阅读外,老师还特别强调了retell(复述)的重要性。老师要求每天都要写阅读文章的retell,也就是用自己的话再把故事讲一遍。在工作坊上,老师建议家长们每天让孩子在家里用自己的话讲讲看过的故事。▲基本每天固定的英文作业④不一定要%用英文。在写作方面,老师会鼓励孩子把不懂的词用中文先写出来,过后再通过查字典的方式替换成英文。▲强烈建议点开大图逐字阅读作业中的retell是被要求英文,但在家里给家长复述故事时,老师提议说,完全可以用中文来复述。因为孩子的母语是中文,中英文之间的互换翻译和流利自如的英文表达同样重要。这点可能是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因为在玲珑很小的时候,我就和很多家长一样疑惑,是不是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的英语环境,来“熏”英文呢?但是近年来和不同的外教老师沟通后,他们都觉得用中文辅助英文学习是很不错的办法。⑤小组合作。玲珑的学校特别注重小组合作,基本上每一个主题的学习都是由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的。这点我在最近的教育研究里也特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xw/8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九里香
- 下一篇文章: 土豪们最爱养的多肉,个个都是名贵品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