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后遗症的中医治疗方法,这个大家真的
为什么我觉得大家应该知道怎么治疗脑震荡呢,那是因为,虽然人的一生中可能连一次脑震荡都不会遇上,可是万一遇上了怎么办?就好像地震和火灾时的逃生方法一样,这些都是应知应会的防身本领,关键时刻用来救命的。脑震荡是指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即刻发生短暂的脑功能障碍。病理改变无明显变化。临床表现为短暂性昏迷、逆行性遗忘以及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很多人即使治愈后,也会留下很多后遗症,有的甚至伴随终身。目前,现代医学对于脑震荡后期的治疗并没有什么特效药,一般都是建议患者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减少脑力活动,适当给予镇静及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等药物治疗,并注意患者的心理调节。但是中医有办法,而且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古人也有脑震荡啊,不能总是让人的脑袋就一直这样震荡下去吧,所以早就找到治疗办法了。用来治疗脑震荡的药物叫做赭石。赭石是一种氧化类矿物,主要产于山西、河北,砸碎后生用或者煅用。是的。你们没看错,它就是一种石头,主要含三氧化二铁,可以说是很彪了。中医用它来治病,没有点儿想象力,没有点儿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理念,确实很难接受。赭石性味苦寒,归肝、心、胃经,功效为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说得简单点儿,就是它可以让上逆的气血下来,不要让它们在头面部乱窜。中医没有核磁共振,也没有脑部CT,说实话,你脑袋里到底是什么情况,中医根本也不清楚。那古人怎么治疗脑震荡的?全靠症状啊。脑震荡的后遗症症状:头晕、呕恶、目眩,跌扑,脉象弦滑,这些都类似于肝阳上亢导致的肝风内动。所以治法也多为平肝化痰,潜阳息风。一般用药为钩藤、石决明、天麻、龙骨等。有时候效果好,有时候不行。后来我在《小郎中学医记》里看到了一个名医邹孟城的经验,他说:之前用普通疗法治疗脑震荡,很少有很快起效的。后来读了《诊暇录稿》,得知可以用单味赭石重投缓服,来治疗脑震荡,结果临床应用后,效果极好。先后治了4、5例,用了都好了。他举了一个医案:有一个男子,48岁,因与邻居争执,发生冲突,被木棍击伤了头颅、腰背及眼部,当即晕仆。医院急诊,留院观察12天后,诊断为“脑挫伤”。出院时,腰部和眼伤渐愈,但头晕、恶心症状明显。后来这个病人就请邹医生诊治,当时的情况是,自打头部被击伤后就晕不可支,十多天来,汤药和针灸的办法都试过了,毫无用处。现在只能静卧,不能翻身,稍微动一下就觉得天旋地转,眩晕欲仆。并时时伴有恶心,但又吐不出来。 于是邹医生就用了煅赭石克,加水两大碗,煎至一碗。放温后,让家属用汤勺缓缓地给病人喂饮,隔几分钟喂一口,大概用了4个小时,才把这一碗药喂完。 当时是下午开始用药的,其实药服用到一半的时候,病人已经可以自己翻身了。把一碗药全部喝完之后,病人居然可以自己下床上厕所。虽然走路的时候还是有点儿歪歪倒倒,步履蹒跚,要用手扶着东西前行,但起码终于能起床了。 第二天,又按照之前的用法,服药一剂后,这个病人就彻底恢复正常了。一直到他多年后病逝,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脑震荡的后遗症状。 《小郎中学医记》里,对这事儿是这么解释的:一个正常人,阴阳气血是相互顺接的,此时不会有任何的症状。但当他跌打损伤,身体或者脑部受到震荡之后,阴阳气血就会逆乱,不能相顺接。此时就会出现巅顶眩晕欲仆,胃部浊气不降,恶心呕吐等各种后遗症状。 此时重用赭石,来平逆乱的气血,让清气升浊气降,头脑恢复清明,气血相互顺接,那么那些症状就自然会消失了。 单味药重用,往往可以起到药简力宏的功效,只要辨证准确,效如桴鼓。 赭石虽然可以降逆止呕,但孕妇一定要慎慎用之,因为它重坠,很容易引起堕胎。我看到的医书中,少有医家敢用赭石治疗孕吐的,唯有张锡纯先生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摘录了几个给孕妇用赭石的医案。但他也说了,这样的用法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既要辨证准确,也要胆大心细,对药物的力度把握精准,方可使用。 所以我们作为普通学医者,对于孕妇,还是尽量不要用赭石为好。如果要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zz/442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告诉我们,胆的作用不只是那么简单,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