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花盆玩,须宜目养鼻香道
白癜风病友微信群 http://www.zguolife.com/news/49652.html自古以来,花卉是古代文人生活的一部份,且成为生活美学的重要组成。对若干文人来说,即使再穷也要买花赏玩。清初郑梁有诗曰:私债官租似火煎,却愁月下与风前。无花何以医花癖,茉莉三枝八十钱。在古人居家生活中,对花卉的赏玩主要是盆景与瓶花。中国盆景艺术形成于魏晋南北朝,至唐代随着审美要求提高,盆栽技艺有更大发展。相对于豪富于庭院中设假山、盆池栽植花木,小型盆景也在此时出现。到了宋代,盆栽有更广泛的发展,盆玩又不单是名门望族和士子文人的好尚,民间也大为流行。吴自牧《梦梁录》载:“钱塘门外溜水桥、东西马塍诸圃,皆植怪松异桧,四时奇花,精巧窠儿,多为龙蟠凤舞飞禽走兽之状,每日市于都城,好事者多买之,以备观赏也。”这里的“窠儿“就是盆景的别称,元代称盆景为“些子景”。在明人则将盆景称作“盆玩”,盆景艺术大盛,对于树桩盆景的研究更加深入,特别强调景物的意境。在文人心目中,观赏盆景是一种美学,强调意领神会,则俨然是名山五岳。高濂《遵生八笺》中说最古雅者,品以天目松为第一:对独株者,“若坐冈陵之巅,与孤松盘桓”,对双株者,“似入松林深处,令人六月忘暑”。摆置在室内,被文人称为“小景”的盆树或盆花,为文人居家生活增添了不少雅意。有园林者,自可兼有盆景;而无园者,盆景更是不可少之佳伴。对于居家空间不足的人来说,摆放盆景还成了“脱俗”的方式。园艺学家陈淏子有云:“山林原野,地旷风疏,任意栽培,自生佳景。至若城市狭隘之所,安能比户皆园?高人韵士,惟多种盆花小景,庶几免俗”。栽培有画意的盆景,或插出有韵致的瓶花,是一种优雅的事。正如张英《秋窗料理瓶花四首》中所言的瓶花要有画意与诗情:拣取花枝贮胆瓶,要兼画意与诗情。最怜影落纱窗上,一幅轻绡为写生。而这一雅事,是必须亲力亲为,方可取得应有美感。高濂就说过插花是“好事者本身执役,岂可托之僮仆为哉?”花香也是居家花事相当重要的要求之一。有些文人品赏花卉,论香气重于花色。为了撷住花香,居室摆设盆花与瓶花,除了讲求画意之外,亦须选择花香浓郁的花卉,妥当放置于上风处。明《雪庵清史》的作者乐纯说:“余辟爱香,得一香花香艸(草),輙植斋头,爱而不见,踌躇终日”。芳香的花草可取代日常生活中薰焚的香,宋人戴复古有诗曰:庭垂竹叶因思酒,室有兰花不炷香。古人认为兰花有“养鼻”的功效。兰花之香,氤氲浓郁,却烈不刺鼻。就近嗅之,如吸甘醇。白日于书斋闻香之余,也寻求夜间花里眠。古时人们喜欢采摘各种香花插入胆瓶挂在床帐中。高濂说:“四时插花,人作花伴,清芬满床,卧之神爽意快”。杨无咎《蓦山溪和鹜州晏倅酴醿》词中说把香气浓郁的的荼蘼花悬吊在帐中,可省去在床帐中薰焚“帐中香”:一春花草,陡觉更无香,悬绣帐,结罗巾,谁更熏沉炷!熏沉,就是宋人床帐中熏焚的“帐中香”,是由沉香与香花、香果调制的复合型香品。朱敦儒《菩萨蛮·芭蕉叶上秋风碧》中有描写熏焚“木犀沈”的情景:“新窨木樨沈。香迟斗帐深。”词中的“木樨沈”就是混合了沉香与木犀(桂花)香气的合香。常与沉香搭配制作帐中香的香花有桂花、素馨、茉莉等。这些香花也是古人床帐中常备的花品。赵孟坚《鹊桥仙·岩桂和韵》中:便须著个胆瓶儿,夜深在、枕屏根畔。描写折一枝桂花插胆瓶里,放置在枕边,伴着桂花的香气入眠。源于对花香气味的着迷,古人发明了各种保存香花的方法。陈淏子《花镜》“花香耐久法”中记载,让桂花保持花香的办法是,捣女贞实(冬青子)汁,拌桂花半开者,放入细磁瓶中,以厚纸盖住,至花季过后,密室聊置一盘,其香袅袅,可以久留。或以盐卤浸桂花,藏至来年,色香俱在。桂花的“花香耐久法”,与《陈氏香谱》中制作“桂花香”的方法很相似,拌过冬青子汁的桂花密封在罐里,放入蒸锅中略蒸一下就是文人使用的“蒸木犀”。桂花香:冬青树子、桂花香(既木犀),右以冬青树子绞汁与桂花同蒸,阴干,炉内爇之。用此法制作的桂花香保留了桂花最自然的香气,无花时熏焚此香,便有桂花的芬郁袅袅徘徊于居室之中。因古人对花香气味的追求,在古香方中有一系列模拟花香气味的香方,其中有梅花香、兰香、桂花香、杏花香等。待“群芳偶缺,万卉将穷”时,各种凝花香就替代真花滋养古人的鼻观。想念花香时,只需焚上一炉香,便花香满室。梅花香 荷花香 桂花香 杏花香 兰花香宣德炉 拂手香玫瑰香珠香药铺山居生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cd/12554.html
- 上一篇文章: 声声慢龙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