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一个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谷丙和谷草转氨酶都过百,在医院治疗没有明显效果,转诊来找我治疗,患儿用了四剂药后再来复诊,看上去已经明显好转,脸色有了正常的皮肤色。妈妈心急,医院复查,复查结果黄疸指数和转氨酶都明显下降了,半月后再复查就恢复正常了。

中医治疗黄疸,分阳黄和阴黄。阳黄,黄色鲜明、光亮,如桔子色,伴有热性症候;阴黄,色泽灰暗,属于脾胃虚寒,寒湿内阻引起。

医院的病历,使用了茵栀黄口服液。这个中成药口服液的主要成分是:茵陈、栀子、大黄。这个药在中医用来治疗阳黄的,此婴儿很瘦,基本没有脂肪层,脸色晦暗,黑中泛黄,还伴有腹泻。所以茵栀黄口服液用于此患儿明显不对证,所以不但起不了治疗作用,还会让患儿的脾胃功能更虚弱,会导致黄疸更加缠绵难愈,也会让患儿日后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滋生各种疾患。

婴幼儿在中医看来如初春的嫩芽,即不可过度施肥,也不可炎阳曝晒,更不可有倒春寒过冻。幼儿稚阴稚阳,脏腑娇嫩又蕴含蓬勃生机。机体非常柔弱,用过寒过热的药物,会让幼儿机体阴阳平衡失调,不但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影响幼儿一生之久,这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茵栀医院西医儿科被广泛的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这是极不合理的。新生儿稚嫩的脾胃根本不适合用这个药品,这个药品苦寒,极易戗伐婴儿阳气,让婴儿的身体受到了不可弥补的极大亏损。

稍有中医常识的人都不会用这个药品给新生儿退黄,中医的任何一个处方治疗某种疾病的时候都一定是治疗这个疾病的某一个阶段,绝对不是治疗这个疾病的固定药品,任何宣传一个中成品药是治疗某种疾病的灵丹妙药,那一定是个伪中医。

近日治疗一个多年不孕的患者,成功怀孕后无任何不适,就嘱其停了一切药物,安心养胎。医院检查,医生考虑此孕妇是高龄,就主张多保胎治疗,服用一种保胎的中药,结果此孕妇用药一周后口苦、胃胀、便干、没有一点食欲。来诊时嘱其立即停药,又开几剂中药调理。此保胎丸补肾阴肾阳,用后助热影响消化,不但起不了保胎作用,反倒副作用一大堆。

中西医结合是近几十年来的一个致命误区,非但没有引领中医发展,反倒让中医走入了致命的怪圈。用西医的理论来研究开发中药,让中药复方成为治疗某种疾病的灵丹妙药,因误用中药或不合理服用中药导致了严重后果,于是又有大批人士就开始责难中药有极大的副作用。

很多中医黑诽谤中医说,中药的副作用不明确,不象西药把什么副作用写的明明白白,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了解中医的本质,也不了解中药的作用是什么,就把使用者没有合理使用中药造成的误治而怪罪成中医本身有问题。

我们通常都认为病人会乱用中药,但实际上很多时候西医大夫们会在临床上不合理的使用中药。按照西医的逻辑,发烧就要退烧,痰多了就要化痰清痰,在这种思维下,西医大夫就很容易把中医某个证型的用药当作了某个疾病的用药了。

曾经在临床上,一个西医同行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一重症肺炎患者,患者确实痰液很多,气管呼呼有声,但该患者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阳气衰弱必须扶阳,而痰热清则是治疗热性病痰热壅盛的患者,用在阳气衰弱的病人身上无疑雪上加霜,见此现象真是让中医大夫的我心惊胆战,赶快建议停止使用此药,这样误用在临床上还是屡见不鲜。

如果这个病人被注射痰热清注射液致死,那么痰热清注射液又称为一个中医有毒的佐证。所以我们西医同行的这种经验不是空穴来风,大部分还是从临床观察得来的,但是他们这种结论却是对中药作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没有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而或者是唯成分论的研究者们进行试验所得。

于是我们会经常听到西医大夫警告病人,你肝功不好,不能用中药,你肾功不好,不能用中药,某中药引起肾衰竭,某中药引起肝损伤。

现在感冒服用个中药,连没有医学常识的老人都会不放心的问一句,你的方子里没有有毒的药物吧?对我的身体不会造成危害吧?这种问话让我啼笑皆非,可见中药有毒论的观念已经普及的尽人皆知了。

可是,这些西医大夫或者唯成分论的研究者有没有仔细的学习中医的理论,在正确的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中药,试验中药的副作用呢?

那么,中药的副作用主要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呢?据统计,中药不良反应比例最高的为注射剂,占一半以上。年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排名前五名的分别是: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舒血宁注射剂。不少患者因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注射剂而死亡。

对于针剂的副作用本文不讨论因工艺提取带来的各种问题。中药的剂型改进一直在进行,但也一直没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不管是单味中药还是复方中药,它的成分复杂,单单用西医的方法来运用中药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什么是“正确”?西医不懂辨证施治,被中医视为基本不“正确”,所以“好东西”(假设没有质量问题)被用坏了,中医普遍认为是人的问题而不是药的问题。

中医,之所以被称之为中医,并非它仅仅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它更深层次的含义则是“中和”的医学,它是一种追求"阴阳"平和的医学。这就是为什么《黄帝内经》中称健康的人为"平人"了,因为伊始之人,也就是指阴阳平和之人。

所以,很多人看中医,都会问:"大夫,这病中医能治吗?"。实际上,这是以西医的观点来看中医,中医治病,从来不是杀灭细菌、病毒,而是将身体的阴阳寒热调理平衡适中,细菌、病毒自然就没有生存环境了,我们看到的结果是细菌、病毒没了,就以为中药杀灭了细菌、病毒,其实中药没有杀灭细菌、病毒,就自然是没有毒性的。如果你非要用中药的成分来当抗生素来用,就肯定有抗生素带来的副作用。所以中药在合理运用者的手里是没有副作用的,只有在不会运用的人手里才用副作用,甚至害命的副作用。

“平衡”的概念贯穿祖国医学始终,因此在施药时需要不断的平衡药物和施药对象,才能达到提高药效,减少副作用的目的。这也是中医常讲“有病病当之,无病人当之”,有那个病症,这个药就是调理这个病症的,他的作用消耗在疾病上了,如果没有病,你吃了这个药,就作用在人体上了,或者你用错了,当然也作用到人体上了,也就是所谓的副作用,其实是误用。

临床上不少药物性肝损或者肾损的患者都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没有复诊的概念,认为找医生看一次,然后就按这个方子一直吃下去,很长时间后才发现出现了药物副作用,甚至有些患者不能及时认识到出现副作用,忽视了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导致严重后果。

中药的副作用一定是不合理运用引起的。

冬虫夏草可谓最高级的补药了,但对一个湿热重的人来服用,会引起过敏反应:皮疹、皮肤搔痒、月经紊乱或闭经、房室传导阻滞等等反应。物无美善,过则为灾。用于需要的人,就价值千金,是补品,是救命的,用于不适合的人,就是毒品,就可能杀人,过敏致死。

因为西药抗生素的耐药及抗病毒的无计可施,医药界转向中药的研制,所以大量在体外的培养基中研究中药的抗细菌及抗病毒的效果。

这种研究肯定会有效,但这种研究也最无效,因为脱离了人体这个大环境,脱离了人体在中医看来有阴阳体制的环境。所有清热解毒药品的抗细菌抗病毒都是用于人体阳性热性体质的,如果用于阴性体质,不但无益,反倒致命。临床报道的死亡病历,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炎琥宁注射液等等,在中医里,有死证的是到了少阴阶段或厥阴阶段,而这个阶段是需要大热性的药物附子来回阳救命的,而附子平日认为有毒性的,平时用的所谓无毒性的清开灵等药来抗炎却无疑等于杀人了。

一切以中药为组成的某成品药物治疗以西医命名的某种疾病都是扩大宣传甚至是虚假宣传。所以临床用所谓金银花治疗肺炎,板蓝根抗病毒、鱼腥草、黄连治痢疾、蒲公英治疗乳腺炎,大青叶主治流脑等都是伪中医。

物性本身没有美善,过则为害,不当使用才会带来伤害。就比水果刀,这么个小小的刀,切水果肯定无害,但用来捅人肯定血流遍地了。所以对某些患者来讲可能没有副作用的药物,不合理运用,对另一些患者来说可能就有副作用。

是否产生副作用,除了药物的本身的特性,也要看施药对象和疾病本身的情况,离开具体的病人的病症,妄议中药的副作用是极不负责任的。

中医西医,同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两种医疗不是互相排斥,为了提高医疗水平,一定需要互相补充,结合一定是理论上找到切合点,不是单纯的相加,否则百害无一利。

全文完

梅晓萍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地址(18年5月更新)

你好---发烧专辑

婴幼儿发热常见皮疹

风篇系列文章

风篇(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风篇(二)—风从那里来?

风篇(三)—风在人体的生理病理

风篇(四)—中风的治疗之一

我的其他文章

夏季养生常泡脚

有一种咳嗽会反复发作

产后抑郁,你经历过吗?

一个患儿妈妈的求医历程中的心声

跟大家唠唠治疗

你好---发烧专辑

汇总

我的

几个小广告

特色专科-明目膏方

防脱发膏方--做个小广告

·END·

药香小屋

探寻经典中医本源

追求健康人生品质

梅医生

赞赏

长按







































复方木尼孜其
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cd/2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