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更新养生健康知识,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批注:本文素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有很多的中草药其实就生长在我们的周围,但是我们并不了解这些草的功效,从而白白浪费了,其实有些草对于治疗一些疾病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比如鬼针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还能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哦。

鬼针草,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50-米的路边荒地、山坡及田间。国内外均有分布。为我国民间常用草药,可在夏、秋季开花盛期收割地上部分,拣去杂草,鲜用或晒干,以全草入药。

《中华本草》功效分类为:清热解毒药、消肿药。

鬼针草别名;三叶鬼针草、四方枝、虾钳草、蟹钳草,对叉草、粘人草、粘连子,一包针、引线包,豆渣草、豆渣菜,盲肠草,王八叉、小狗叉鬼钗草,鬼黄花、山东老鸦草,鬼骨针,盲肠草、眺虱草,豆渣菜、叉婆子,引线包、针包草、一把针,刺儿鬼、鬼蒺藜,乌藤菜、清胃草、跟人走,粘花衣、鬼菊、擂钻草、山虱母、粘身草、咸丰草,脱力草、小鬼针,索人衣、一包针,家脱力草。各地的叫法匀有不同。

味苦;性微寒。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

主咽喉;肿痛;泄泻;痢疾;黄疸;肠痈;疔疮肿毒;蛇早咬伤;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散瘀,消肿。治疟疾,腹泻,痢疾,肝炎,急性肾炎,胃痛,噎膈,肠痈,咽喉肿痛,

①《本草拾遗》:“味苦,平,无毒。”鬼针草

②《泉州本草》:“性温,味苦,无毒。”

内服:

煎汤,15-30g,鲜品倍量;或捣汁。

外用:适量,捣敷或取汁涂;或煎水熏洗。

:孕妇忌服。

“鬼针草”和“大狼把草”比较:

一、共同点:两药都生长在路边,荒地,水沟边等处,果实皆会粘在人们的衣服上。因其具有一种特殊的气味,所以,猪,牛,羊等动物皆不生吃这两种草药。但是,煮熟以后,仍可以喂猪,做猪饲料。花黄色。

6——11月采收全草。都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功效,都可以泡在保温杯里,代茶饮服。皆能够治疗感冒,喉咙痛,痢疾等疾病。

二、不同点:

其实,两药之间,只要认真观察,仔细对照,比较,还是可以准确地分辨清楚的。

⑴茎不同:大狼把草的茎,一般是近圆型的;鬼针草的茎,通常是带四棱形。

⑵叶不同:大狼把草羽状复叶对生,小叶3-----5片,披针形;鬼针草枝梢叶对生或互生,三裂或不裂;

⑶花不同:大狼把草无舌状花,但是,花序下有发达的叶状苞片;鬼针草有白色或是黄色的舌状花。

⑷果不同:大狼把草瘦果扁平,顶端有2个短刺;鬼针草瘦果细棒状,顶端有3-----4个短刺;

⑸功能和主治不同:

大狼把草有强壮,养阴之效,故民间中医经常把它单用或是配伍使用,治疗体虚乏力,消化不良,肺结核盗汗,泌尿系感染,肝炎等疾病;

鬼针草有活血散淤之效,故民间中医经常用它单用或是配伍使用,治疗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阑尾炎,痔疮,慢性溃疡,冻疮,高血压,高血脂等症。

1.治疗阑尾炎:取鬼针草干品0.5-1两(鲜品1.5两)煎服,或加冰糖、蜂蜜、牛乳同服,每日l剂。

2.治疗小儿腹泻:取鲜鬼针草6-10棵(干的3-5棵)加水浸泡后煎成浓汁,连渣倒入盆内,用于熏洗患儿两脚。腹泻轻者每天熏洗3-4次,较重者熏洗6次。L-5岁洗脚心,5-15岁洗至脚面,腹泻严重者熏洗位置可适当提高。

民间有熏洗超过内踝将引起便秘之说,有待证实,目前好多人匀用它来调理和治疗高血压。

药方选录;

①治疟疾:鲜鬼针草~克。煎汤,加入鸡蛋一个煮汤服

②治痢疾:鬼针草柔芽一把。水煎汤,白痢配红糖,红痢配白糖,连服三次。

③治黄疸:鬼针草、柞木叶各25克,青松针50克。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④治肝炎:鬼针草、黄花棉各75~克。加水0毫升,煎至毫升。一日多次服,服完为止。

⑤治急性肾炎:鬼针草叶25克(切细)。煎汤,和鸡蛋一个,加适量麻油或茶油煮熟食之,日服一次。

⑥治偏头痛:鬼针草50克,大枣三枚。水煎温服。

⑦治胃气痛:鲜鬼针草75克。和猪肉克同炖,调酒少许,饭前服。

⑧治大小便出血:鲜鬼针草叶25~50克。煎汤服。

⑨治跌打损伤:鲜鬼针草全草50~克(干的减半)。水煎,另加黄酒50克,温服,日服一次,一般连服三次。

⑩治四肢无力:脱力草一把。煎汤服。

⑾治蛇伤、虫咬:鲜鬼针全草克,酌加水,煎成半碗,温服;渣捣烂涂贴伤口,日如法两次。

⑿治气性坏疽:鲜鬼针草全草,用冷开水洗净,水煎汤熏洗。

⒀治金疮出血:鲜鬼针草叶,捣烂敷创口。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鬼针草的药用功效,对于治疗一些疾病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用药,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推荐阅读

胃病偏方!比医药好用的治疗胃病偏方!

胃不好,老中医传授你几个养胃秘方

调理胃病的偏方,快速减轻,不再复发!

最无聊的小游戏,越玩越上瘾,还停不下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cd/5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