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常见中草药的功能及主治,建议收藏
曼陀罗 有毒,为镇静要药,可松弛肌肉,古代麻沸散和云南白药保险子主要成分,民间花、子、叶、根各有不同用法,分治不同疾病,子十粒嚼服可治疗失眠。 龙葵 清热治肿瘤,也是常用野菜之一,有保肝、健胃、明目之功。 何首乌 制用补养气血,气味平和,可常食用,生用解毒通便而不伤阴。苗有安神润血之功。铁蒿 蒿类多,有药用,也有食用,也有药食两用,药店多用青蒿及黄蒿。铁蒿可清虚热,与青蒿相似,味不太苦,困难时期老百姓也食用充饥,有食用保健价值,可惜无人研究开发。金银花 全身都可入药,是国务院确定的名贵中药材之一。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保肝利胆的功能。临床应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头痛咽痛等疾病。抑菌,金银花对葡萄菌、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都有抑制作用。金银花能与胆固醇进行中和,从而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流行性感冒、肺炎、冠心病、高血脂等症。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效果 蒲公英 性味功能: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应用参考: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鲜蒲公英捣烂敷患处。慢性骨炎:蒲公英15克,酒酿1食匙,水煎混合饭后服。痈疖疔疮: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地丁草各30克,水煎服 鸭跖草 1、小便不通。用鸭跖草一两、车前草一两,共捣出汁,加蜜少许,空心服。2、赤白痢。用鸭跖草煎汤每日服。3、喉痹。用鸭跖草汁点喉。4、痔疮肿痛。用鸭跖草、碧蝉儿花一起,搓软敷贴患处。竹节菜、鸭鹊草、耳环草、蓝花菜、翠蝴蝶、三角菜、三荚菜、桂竹草、蓝花水竹草、淡竹叶甘、淡,寒。归肺、胃、小肠经。15~30g;鲜品60~90g。外用适量。(1)用于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或咽喉肿痛,以及痈肿疮疡等症。本品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凡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可单味应用;也可配合解表药或清热药同用。对于咽喉红肿疼痛,可配伍蒲公英、乌蔹梅或土牛膝、大青叶等同用。用治痈肿疮疡,可配地丁草、蒲公英、野菊花等药同用。(2)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或湿入下注膀胱、小便淋沥涩痛等症。本品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凡风水浮肿、小便不利,可配伍浮萍、芫荽等药同用;湿热下注膀胱、小便涩痛,可配伍凤尾草、扁蓄、蒲公英等同用。(3)此外,还可应用于蛇毒咬伤,一方面煎汤内服,一方面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4)鸭跖草一药,长于清热,又能利尿。经临床实践体会,煎服本品后,能使高热渐退,尿量增加,但停药后又见体温升高现象。故如单用本品,似嫌解毒作用不强,在临床使用时宜与其它清热解毒药配伍。(5)鸭跖草与淡竹叶都能清热利尿,功效相似,但鸭跖草的作用较强。 水芹菜 野菜之一。伞形科水芹菜属。药用全草。性凉,味辛。平肝,解表,透疹。治麻疹初起,高血压,失眠。如自己采摘,须注意另有一种毒芹,植株粗壮,一般生长分散,而水芹菜则在水边或湿地成片生长。 狗尾巴草 别名:绿狗尾草、谷莠子、莠、狗尾巴草、光明草、阿罗汉草和狐尾主治:除热,去湿,消肿。治痈肿,疮癣,赤眼。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鲜者1~2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味甘)。性味与归经:淡,平功能与主治祛风明目,清热利尿。用于风热感冒,砂眼,目赤疼痛,黄疸肝炎,小便不利;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 牵牛花 生长地:生于山野灌丛中、村边、路旁;多栽培。全国各地有分布。采制:秋末果实成熟、果壳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性味:性寒,味苦;有毒。功能主治: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绦虫病。牵牛花的药用价值较高,明代吴宽写诗赞道:"本草载药品,草部见牵牛。薰风篱落间,蔓出甚绸缪。"现代药理研究分析,牵牛子含有牵牛子甙、牵牛子酸甲、没食子酸、裸麦角碱、野麦碱等成分,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有强烈的泻下作用。服用时一定要严格按量,不可多服,牵牛子的药用名称为二丑、黑丑、白丑。黑丑为黑牵牛子,白丑为白牵牛子,二丑为黑白丑的混和物。牵牛花食用功效:具有泻下、利尿、消肿、驱虫等功效,主治肢体水肿、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便秘、虫积腹痛等症。 麦冬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藿香 性味:味辛;性微温。归经:入肺、脾、胃经。功效主治祛暑解表;化湿和胃。主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 板蓝根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之功效。功效:清热药;清热解毒药;凉血药性味:苦,寒。归经:入肝、胃血分。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大剂量可用60-克;或入丸、散。久用:适量,煎汤熏洗。用药禁忌: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忌服。 栀子 归经:心经;肝经;肺经;胃经;三焦经科属分类:茜草科功效分类:清热泻火药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证;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气味:苦、寒、无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未掺或调敷。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pz/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2017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大纲基础
- 下一篇文章: 常用中药功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