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用“华佗再世”来形容一个医生医术很高明,妙手回春,救人与重病之中。

这就说明在大家的心中,华佗神医的地位有着无法超越的高度。

而说到华佗,就不得不提到他最杰出的成就之一麻沸散。

华佗生于东汉末年,一生行医各地,而他在行医游学过程中,做出过最大胆的尝试,就是收集了众多麻醉用的药物,经过不同配方的炮制,试制出麻醉剂。

他将配置出的麻醉剂和热酒融合,使患者服下,不一会儿病人就如醉死一样,毫无知觉,接下来再剖开患者腹腔进行下一步的手术,清理患处后用桑皮线缝好刀口,敷上药膏,四五天除痛,月余即可愈合。

华佗将这种麻醉方式称为麻沸,这就是医学史上最早的麻醉剂,是全身麻醉手术的历史先例,在世界医学史上都属罕见的创举。

且不说华佗其他的医学成就,单单一个麻醉剂的伟大发明,我们都应该非常感谢他。

毕竟,不是谁都有关羽刮骨疗毒的英雄气概,麻醉药这个外科必备良剂,妙啊。

它妙就妙在,你可能不知道麻醉剂普及之前,人们通常都是这样来麻醉患者的。

麻醉药发明之前,19世纪众多麻醉方法之一

老照片bot

据说这种麻醉方式叫做麻盔,原理是通过敲击器材外部产生高频率震动和刺激性声音,使颅内产生共振从而传导到神经末梢产生诸如“轻微脑震荡”相似感受,获得的暂时性麻痹或者精神恍惚。

至于副作用……emmmm我也不知道,因为这都是我编的。

可能这就叫做A级记忆消除(物理):

半麻:普通人加小锤

全麻:壮汉加大锤

深度麻醉:猛汉加巨锤

重度麻醉:不用铁盔,直接抡锤

究极麻醉:雷神降落瓦坎达,超级斧锤!

锤完以后无需担心铁盔震动会导致失聪、失明、脑震荡之类的后遗症,索性直接无需手术了都。

一锤下去如果病人还不醒来的话就换一个病人,如果病人醒了就换一个捶夫。

小锤40大锤80,锤到保晕,一晕就是一辈子。

然而,这只算众多硬核麻醉方式中的一种。

早在16世纪,就有科学家认识到“乙醚”的麻醉功效,但因为其危险性太大,不被医学界所接受。

年,英国外科医生本杰明·布罗迪将乙醚用在了豚鼠身上:

他把豚鼠关在玻璃罩内,使其吸入乙醚的气体昏迷,8分钟后,豚鼠停止呼吸,但心脏仍然在继续跳动,除去罩子,施行器官切开术和人工呼吸后,豚鼠苏醒了。

随后,在年,美国佐治亚州的乡村医生克劳福德·朗将乙醚用在了人的身上。

在一次为颈部肿瘤患者摘除肿瘤的手术中,朗将一块毛巾浸上液体乙醚,让患者吸取乙醚强烈的气味,直到他失去知觉,随后,朗切除了患者的肿瘤。

乙醚麻醉手术

除此之外,医生们还用过浸泡在鸦片中海绵来缓解疼痛

意大利医师用鸦片泡海绵为患者止疼

牙医用让患者吸入笑气(N2O)来麻醉……

然而,这些麻醉方式终究还是具有太多不确定性因素,加之当时试行这些麻醉方式的医生和科学家们为了名利之争,忽视了医学本身的严谨和科学性,最终,为“麻醉发明”的头衔而争得头破血流的他们,死的死,疯的疯,空留一地唏嘘。

患者:算了,我还是用麻盔吧,找个靠谱点的锤夫就好了。

此时此刻,手上割了一个小口就要赶紧拍照发朋友圈以示疼痛不然晚一点就愈合了的我们,无比庆幸自己生在了医学技术发达的今天。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谢华佗,感谢所有为医学技术贡献力量的医学家和科学家们!

……

为科学技术点赞

·END·知麻呼

爱麻醉,懂呼吸

文章转载自“暴走漫画”,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xw/4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