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荔枝上市的季节,各位小伙伴们实现“荔枝自由”了吗?炎炎夏日来上一捧冰镇荔枝,真是想想就清凉解暑。然而,荔枝吃多了也会得病,你知道吗?#过量食用荔枝易得荔枝病##专家建议成人每日吃荔枝不宜超过十颗#两个和荔枝相关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讨论。荔枝吃多了会得什么病?快停下你剥荔枝的小手,跟原小点一起一探究竟吧!“一骑红尘妃子笑”荔枝可以算得上是我国岭南地区水果的代表。我们现在食用的荔枝是由生长于我国南方的野生荔枝树驯化而来的。根据文字记录来追溯我国荔枝种植史的话,可以一直往前推到西汉时期。

荔枝

辞赋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的“隐夫薁[yù]棣[dì],答遝[tà]离支”一句中的“离支”,便是荔枝的别称。更为人们所熟知的,就不得不提到唐代杜牧的《过华清宫》中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及宋代大吃货苏轼的《惠州一绝/食荔枝》中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两句了。妃子笑荔枝描写荔枝的文字还有很多很多,不过不同时代的文学家们在创作这些词句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描写了荔枝的一个特点:好吃,但可能是所有水果中最不好保存的一种。关于这一点,被后人引用最多的一句描述便出自《本草纲目》:”按白居易云: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这句话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荔枝的变质是多么迅速。由于荔枝既好吃又难保存,一年之中能吃到好吃荔枝的时间极其短暂,所以有不少人会趁着难得吃荔枝的机会放开了大吃特吃。甜到齁,吃多了却低血糖在盛产荔枝的广东地区,“一个荔枝三把火”这句话,常被人们挂在嘴边,奉劝大家在食用荔枝绝对不能贪心。吃完荔枝之后感到口干舌燥的“上火感”,其实很可能只是因为荔枝的甜度比较高,吃多了容易齁着而已。所谓“上火”,其实没啥科学依据。可是荔枝不能多吃这件事情却是实实在在必须提醒注意的—因为荔枝吃多了,是会患上“荔枝病”的,严重起来甚至有可能致死。说到这个“荔枝病”,听起来又是一个挺不可思议的事情:荔枝病其实是过量食用荔枝而引发的急性低血糖。是的,甜到“齁死人”的荔枝,吃多了会导致低血糖。这其实是因为荔枝本身带有微弱的毒性。除了大量的水分和果糖之外,荔枝的果肉,特别是未成熟的荔枝中,还含有次甘氨酸A和α-亚甲环丙基甘胺酸。这两种物质进入人体之后会影响甚至阻断人体代谢中的糖异生过程。糖异生是我们的身体将非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维持血糖正常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代谢过程。当糖异生过程被阻断的时候,我们血液内的葡萄糖就会大幅减少,从而引起低血糖。与此同时,为荔枝带来甜味的果糖并不能像葡萄糖那样被我们的身体直接吸收利用,提升血糖的效率比较低。同时荔枝本身的甜味又会让人产生“我已经在摄入糖分”的错觉,从而忽视了身体因为血糖不足而发出的一些警告信号,比如呕吐感、头晕、心慌等。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请务必注意:千万不要空腹把荔枝当饭吃,也千万不要一口气吃太多的荔枝。搞不好,那是会出人命的……

综合自:《果壳给孩子的自然课》、央视新闻新浪微博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编辑:张润昕

猜你想读

点击文章标题,可直接阅读哦~

1.你知道为了能吃上一口肉,人类有多努力吗?!

2.吃瓜群众必看:打开正确吃瓜姿势,从给西瓜“洗冤”开始...

3.几乎天天吃的大米饭,你真的了解它吗?

4.甄嬛传里一吃就中毒的苦杏仁,咋还在我们的餐桌上?!

5.喂猴子多吃两根香蕉,怎么成了害它?

★作者简介★

果壳,国内知名的泛科普文化平台,作为大众连接科学的桥梁,致力于提供负责任的科学主题内容,从单一的科普内容传播,延伸到文创产品、科学教育、活动展览等领域。果壳成立的10年来,一直倡导科学、理性的生活方式,现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科学陪伴者。

《果壳给孩子的自然课》作者:果壳guokr.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xw/8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