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功效疾病速查
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免疫力低下、颈椎病、胸椎小关节紊乱、肩周炎、高血压病、耳鸣、 耳聋、偏头痛、便秘、中风后遗症、呃逆等人群 功效: 梳理人体的三焦,还能舒缓胃气、顺畅全身的气血 双臂上举,能锻炼人体的膈肌,改善胸闷气短; 上举时的夹脊动作,对活动背后的膏肓穴很有好处;双臂反复上举、下落,还能锻炼肩关节和颈部,有效预防肩背病、颈椎病 要多做“双手托天理三焦”这个动作,可有效预防肿瘤。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减退、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扁桃体炎、乳腺增生、颈椎病、肩周炎、胸椎小关节紊乱、神经衰弱、失眠等人群。 功效: 1展肩扩胸,可刺激督脉和背部俞穴、手三阴三阳经等,主要调节手太阴肺经等经脉之气。 2有效发展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平衡协调能力和腕关节和指关节的灵活性。 3矫正驼背肩内收姿势,很好的预防肩颈疾病等。 4有利于抒发胸气,消除胸闷,并能疏理肝气,治疗胁痛。 5本式对上焦、中焦内的各脏器尤其对心肺可以给予节律性的按摩,因而增强了心肺功能。 6这一动作重点是改善胸椎、颈部的血液循环。临床上对脑震荡引起的后遗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第三式调理脾胃臂单举 适用于胃痛、痞满、噎隔、呕吐、呃逆、腹痛、泄泻痢疾、霍乱、低热乏力、恶心呕吐、粉刺、痤疮、水肿等人群。 功效: 1这个动作,通过手臂的上撑和下压,打开了身阴经,锁住了阳经; 2在做这个式子的过程中,左右两手交替上托,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地上下对拉,可以牵动腹腔,对脾胃起到按摩作用。同时,对两肋的经脉也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两肋是肝经、胆经循行的部位,所以“调理脾胃须单举”这个动作首先是调理肝胆的。那为什么这个动作叫“调理脾胃”呢?因为要想调理脾胃,核心在于调理肝胆。 3中医的理论基础在于阴阳五行。从五行的相生相克来看,木克土。肝胆是木,脾胃是土,肝胆会克制脾胃。所以,如果想不让脾胃这个土被肝胆这个木克,首先需要锻炼好肝胆,让肝胆宣开。 所以,通过双手对拉,交替上举、下按,抻拉两肋的肝经和胆经,从而达到养护脾胃的功效,这就是“调理脾胃须单举”的核心。 4由于两手交替一手上举一手下按,上下对拔拉长,使两侧内脏和肌肉受到协调性的牵引,特别是使肝胆脾胃等脏器受到牵拉,从而促进了胃肠蠕动,增强了消化功能,长期坚持练习,对上述脏器疾病有防治作用。 5使椎间小关节,肌肉得到锻炼,增强脊柱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适用于失眠,神经衰弱,头项强痛,胸椎疼痛,腰椎病,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目痛,项背臀部及下肢循行部位痛麻等人群。 功效: 1提升阳气,改善颈部及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中枢神经疲劳。 头部运动对活跃头部血液循环、增强颈部肌肉活动有较明显的作用,而且对消除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和一些生理功能障碍等也有促进作用。 2牵拉背俞穴,使相应脏腑获得良性刺激。 头部运动,对脑部(中枢神经)、颈椎(通往全身的神经总通路)都有良好作用,有助于增强和改善它们的功能,调节它们对脏腑气血及身体各部的作用,从而达到消除疲劳和劳损的目的。 3、可以加大眼球活动范围,增强眼肌; 4、使颈诸肌感到酸疼,其作用和针灸时酸痛的作用相似,对大脑和全身神经活动有良好作用。 5、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颈椎病,保持颈部肌肉正常的运动功能,改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的平衡功能,减少眩晕感觉。 6、疏通带冲二脉及胆经,治疗劳损引起的颈椎和腰椎疾病。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适用于心悸、失眠、健忘、多梦、遗精、口舌升疮等人群。 功效: 1下蹲摆动尾闾,可刺激脊柱,督脉等,摇头可刺激大椎穴,从而达到疏经泄热,去除心火的作用。 2在脊柱腰段、颈段大幅度测屈,环转及回旋,即增加了这些部位的关节灵活性也增强了肌力。 第六式双手攀足固肾腰 适用于精力下降、腰膝酸软、下肢无力、骨软无力、头发稀疏、健忘耳鸣、意志消沉、小便频数、阳痿早泄等人群。 功效: 1通过前屈后伸可刺激脊柱,督脉及命门,阳关,委中等穴,有助于防治生殖泌尿系统的慢性疾病,达到固肾壮腰的作用。 2通过脊柱大幅度的前屈后伸,有效发展躯干前,后伸屈脊柱肌群的力量与伸展性,同时对腰部的肾,肾上腺,输尿管等器官有很好的牵拉,按摩作用。 3这样依法运动,不但能“固肾腰”,还能有效预防“脑猝中”,即脑血栓一类的疾病,因为这一套运动可使脑血管保持通畅,对健身强体大有益处。 4坚持练两手攀足可使腰肌延伸而受到锻炼,使腰部各组织、各器官、特别是肾脏、肾上腺等得到增强,既有助于防治常见的腰肌劳损等病,又能增强全身机能。 但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头部不宜垂得太低。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适用于失眠、神经衰弱、退行性膝关节炎、腰痛、肾虚、眼晴干涩、视物不清、免疫力低下、冻疮、肩周炎、关节炎、扭挫伤等人群 功效: 1怒目瞪眼,可刺激肝经,使得肝血充盈,肝气疏泻,有强筋健骨之功效。 2十趾抓地,攥拳,旋腕,手指抓握动作,刺激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的俞穴和督脉等,使全身肌肉结实,气力增加。 3此式练肝,中医讲‘肝主藏血’,‘掌受血而能握’, 刚生下的小孩子睡觉总是握着拳头(肝气旺盛),可在人死后是撒手而去(肝气不足),所以攥拳可以增肝之功能, 又‘肝主目’,肝火旺盛常常表现为一些眼部症状, 如:视物模糊、眼部分泌物多、眼红、眼干、耳鸣等,故怒目可以泄肝火,同样是健肝之效果。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适用于心脏病、轻微脑震荡后遗症、痔疮、肾虚、遗精等人群。 功效: 1通透全身,调理散乱之气息。 2此式通过脚后跟的提起和下落,来震动脊柱和督脉,激荡气血,同样可达到振髓的效果。 3人的骨髓里藏的都是“精”,如果我们的骨髓出了问题,人的造血机制乃至身体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出大问题。背后七颠不仅抻拉了脊柱,还对脊柱里的“精”进行了修整。 提脚后跟这个动作,可有效锻炼肾和膀胱,防治前列腺、足跟痛的问题。 关于足跟痛,很多人认为是足跟骨刺造成的。其实,我认为,这更多的是肾和膀胱的虚证。因为人在更年期的时候,肾和膀胱开始虚弱,最容易出现足跟痛的问题。有的人,能够顺利把这关走过,有的人耗散太过,连带的疾病就出来了。 4提脚后跟对男性养生尤为重要。男子小便时,若能常提脚后跟,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治前列腺疾病。 提脚后跟这个动作简单易行,我们排队买菜、超市结账、等汽车的时候,都可以常做这个动作。 八段锦乃千年长寿操,能调心,调息,调身,长期锻练可使人强身健体、聪耳明目、延年益寿。 本文所有信息来自于马磊老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zz/498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世界诗歌网每日诗选middot第3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