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保卫健康。刚刚过去的春节我们一直在“抗毒”,保卫我们以及家人的健康,而本人也是奋斗在基层的第一线,连续奋斗两天一夜仅休息两小时,现在趁着休息时间赶紧与大家分享一些中医文化中毒“抗毒”知识与方法。

第一部养生典籍《黄帝内经》中提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说的就是当下这种“戾气”袭来时的养生策略,而有一物常出现在“抗毒”的名单中。

此物宣通清阳之气,可引阴阳之气上行,从而增强抵抗外邪的“卫气”,驱散表邪,可“抗毒”,除此之外还解肝郁。

这一物就是柴胡,养生用的是伞形科植物柴胡的根,但是根据植物的品种有所不同,通常提到的属于北柴胡,还有一种狭叶柴胡,也被称作南柴胡,此外它还有山菜、茹草以及柴草等其它别名。

柴胡是很早就被人们用于养生的东西,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就有简单的应用,巨著《神农本草经》更是把它列为“上品”,认为它“主心腹,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明目,益精”。

后来《别录》一书中参考名家张仲景的经验,称其“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脏间游气”;梁代的《本草经集注》更是说“柴胡取伤寒第一用”。

《日华子本草》提出柴胡适合近段时期的“抗毒”,用“天行温戾”来形容这种“毒”;之后柴胡一直以此祛除表邪,所以《图经本草》说“主寒热,此最要之物”。

《成方便读》中说“柴胡自阴而达阳,邪自表而里者,仍自里而出表,使无形之邪,以兹解散”,意思是“邪毒”由表入里,柴胡可以使之由里至表的发散而出。

后来李东恒发现柴胡能引清阳之气上升,增强卫气,得到后世的广泛认可;《滇南本草》中提出柴胡解肝郁气滞,也深受赞同。

因为肝主情致,情绪抑制则影响肝,因此柴胡既可以“防毒”,又解肝郁、缓解在家“躲避”的压抑心态,所以柴胡对这段时期“抗毒”工作的贡献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叙说。

一、用柴胡养生可以发散表邪。

柴胡的特点是可以“升散”,能透表而发散表邪,因为“风为百邪之首”,所以外感寒热都由风邪来“牵头”,因此祛风除寒热可以“防毒”。

柴胡是“伤寒发汗解表”之物中十分受推崇的,被誉为“祛伤寒第一用”,因此外感风寒,身热怕冷,可用之与防风、生姜以及芍药搭档;如果“卫气”不足而有痰并且咳逆,可用柴胡与人参、羌活以及前胡搭档,共同益气解表。

如果风寒之邪由表入里,变化是寒邪入里化热,怕冷变轻但是身热增盛,可用柴胡与葛根、羌活、黄芩以及石膏搭档。

如果热邪在“少阳经”,寒热往来,嘴里苦、喉咙干,最适合用柴胡,用之与黄芩、半夏搭档可养生。柴胡既可以散风寒之邪也可以疏风邪之邪,对于风热的人,柴胡既还可以清除在里之热,可用之与川芎、菊花、防风搭档养生。

二、用柴胡养生可以消咳逆。

柴胡能发散表邪,也可以适合咳逆的人群养生,而且不论虚实均可。比如用之与桔梗、荆芥、桑白皮、杏仁搭档,可适合风邪入肺化热而咳逆,特点是有痰、鼻子不通、流鼻涕。

如果是因为肝胆郁火而咳逆,特点是闷得慌且肋胁的地方有痛的感觉,可用柴胡与天冬、百合、桑白皮、大青叶搭档清泻肝胆郁火。

三、用柴胡养生可以解肝郁。

近一段时间流行一句话叫“躺在家里就做贡献”,如果长时间在家不出门容易长生情致上的压抑,而情志不畅容易肝郁气滞,如果疏导肝郁也会使人情致舒畅。

柴胡善于条达肝气而疏解肝郁,《滇南本草》称之为“行肝经逆结之气”,又因为肝郁易化火,所以柴胡与“泄肝火”。

如果肝胆气郁而有火,特点是嘴里发苦,不自觉的叹气,可用柴胡与栀子、佛手、合欢花、白蒺藜搭档养生;如果是恼怒而肝郁,睡眠不好,可用柴胡与栀子、钩藤以及白芍搭档。

四、用柴胡养生可以引清阳之气上行。

卫气是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而卫气属于清阳之气,如果不能上升则“抗毒”的本领减弱,而清阳之气不能上升又有虚实之分,属虚者多搭档滋养之物,属实者多搭档祛邪之物。

比如中气下陷,实质上的脏腑就会下陷,可用柴胡与升麻、黄芪搭档养生;如果是因为经常吃生冷的食物,阻碍脾胃中的清阳之气上升,可用柴胡与人参、葛根、升麻以及羌活养生。

如果是脾胃虚弱,清阳之气的生成不足,可用柴胡与人参、白术、黄芪、神曲搭档健脾胃;如果是心胸之地的“宗气”下陷,气比较短、喘气感觉不通畅,可用柴胡与黄芪、桔梗搭档养生。

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我更需要的是“防毒”的方法,前几天以及提供分享了两个方法,按照习惯再说一个,那就是荆芥、淡竹叶、葛根、柴胡、防风、芦根、连翘各十克,前胡、桔梗、藿香各六克,黄芪十五克。

值得一说的是,用柴胡养生用3至15克为宜,不要多用,发散表邪一般用的稍多,且用生柴胡;疏肝解郁用的稍少,且用制柴胡。再就是柴胡升散,所以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以及气机上逆的人不要用它养生。

在“抗毒”的时期,我们这一批人因为任务重、时间紧,所以休息时间不充足,本文也是想到哪里说的哪里,不足之处清见谅,最后祝愿大家安全平安的度过特殊时间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cd/11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