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秦艽

秦艽

中药速记

来源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秦艽”和“麻花艽”,后一种习称“小秦艽”。

相关名

秦艽、麻花艽、小秦艽、大艽、西大艽、酒秦艽、秦仇、秦爪、秦纠、秦胶、左扭、左拧、左拧根

产地

秦艽主产于甘肃、山西、陕西,以甘肃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粗茎秦艽主产于西南地区。麻花艽主产于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等地。小秦艽主产于河北、内蒙古及陕西等地。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秦艽和麻花艽晒软,堆置“发汗”至表面呈红黄色或灰黄色时,摊开晒干,或不经“发汗”直接晒干;小秦艽趁鲜时搓去黑皮,晒干。

性状鉴别

呈类圆柱形,上粗下细,扭曲不直,长10~0cm,直径1~cm。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显油性,皮部黄色或棕黄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苦、微涩。

性味归经

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泄辛散,微寒能清,平和不燥,兼利二便,入胃、肝、胆经。能祛风湿、舒筋络,虽为治痹证通用药,但以风湿热痹最宜。又能退虚热、透表邪,还能导湿热从二便出而利胆退黄。

功效

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

主治病证

(1)风湿热痹,风寒湿痹,表证夹湿。

(2)骨蒸潮热。

()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敷。

使用注意

本品微寒而无补虚之功,故久病虚赢,溲多、便溏者慎服。

秦艽的故事

战国时期,秦国四处发兵,攻占其他六国的城池。士兵常年征战在外,风餐露宿,因此不少士兵患上了腿痛、膝盖痛的毛病。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大部分得病的士兵都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不少士兵在冲锋陷阵时由于腿脚不便,被对方士兵给杀死。

部队中有一个随着军队一路南下的年轻军医,不仅亲眼目睹自己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由于腿痛不便被对方士兵杀死,而且还看到很多老百姓除了饱受战争之苦外,同样受到腿病不便的折磨,这让他心痛不已。一路上不知道尝了多少种药,遭遇过多少困难,都没能打消他找药的决心。一连数月都未能找到适合的草药,他身心俱疲,但是一想到那些正在遭受病痛的百姓和士兵,他又继续踏上了寻药之路。

一日,在寻药途中他遇到一位白头发白胡子的老者,老者看上去百十来岁了,但是仍然面色红润,即使全身负重也能健步如飞。请教之后,才知老者乃名医扁鹊之徒。军医无比敬慕遂拜老者为师,随老者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年轻的军医问道:“师傅,我在军营中和路上遇到很多腿痛、膝盖痛的患者,但是苦于无药治疗,请问师傅,治疗这个病可有良方?”老者随手便指着路边的一株草说,这个草能治疗你说的腿疾,你多采些这个草去给百姓治病吧。说完便从怀中拿出一本帛书交到他的手中说:“这是扁鹊先师留给我的医籍,我已经老了,不能像以前那样游走四方为百姓治病了,你拿去好好学习。你跟随我学习了这么长的时间,我已无可教你的东西了,记得为医者不得以已之医术为求财之本,当以除却天下百姓之病痛,记已任,方可为大医,切记切记!”说完便骑鹿而去。年轻的军医眼含热泪,向师傅磕了个响头后,便下山去了。

下山后,他按照师傅的教诲,教身患腿疾的百姓和士兵自己识药、采药,渐渐地这些百姓和士兵的腿疾都痊愈了。随后他游历各地给百姓治疗这种腿疾。由于这个药材来自秦国,且药材干燥后根茎有皱纹并且绞结在一起,所以人们就把这个药材叫做“秦纠”,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秦艽”。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秦艽(jiao)是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秦艽等的根。中医认为秦艽有祛风湿,止痹痛的功效与作用。常见如大秦艽汤、秦艽鳖甲散(汤)等。

别名

西秦艽,川秦艽,山秦艽,大秦艽,左秦艽,炒秦艽。

来源产地

中药秦艽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根。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秦艽”和”麻花艽“,后一种习称”小秦艽“。主产陕西、甘肃、内蒙古、山西、四川等地。

采收炮制

春秋采挖,挖取后去除泥土、须根、茎叶,晒干,或堆晒至颜色成红黄色或灰黄色时,再摊开晒干,切片用。

性味归经

秦艽:呈类圆柱形,上粗下细,扭曲不直,长10~0cm,直径1~cm。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柔润,皮部黄色或棕黄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苦、微涩。

麻花丸:呈类圆锥形,多由数个小根纠聚而膨大,直径可达7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裂隙呈网状孔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多呈枯朽状。

小秦艽:呈类圆锥形或类圆柱形,长8~15cm,直径0.2~1cm。表面棕黄色。主根通常1个,残存的茎基有纤维状叶鞘,下部多分枝。断面黄白色。

性苦、辛,微寒。

入胃、肝、胆经。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中药大秦艽汤,秦艽鳖甲散功效与作用

功效主治

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

本品辛散风,苦燥湿,寒清热,故能祛风湿,清湿热,风湿热祛,经络畅通,则痹痛可止,况入肝经走血分,故能凉血润燥以退虚热。

应用

1.祛风湿,止痹痛,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及手足不遂等。性寒清热,以治热痹为宜,关节红肿热痛,常与忍冬藤、防己、黄柏等同用;若风寒湿痹,肢节疼痛发凉,遇寒即发,可与天麻、羌活、当归的功效与作用、川芎等配伍,如《医学心悟》秦艽天麻的功效与作用汤。

2.退虚热,用于骨蒸潮热。常与知母、地骨皮、鳖甲等同用,如秦艽鳖甲汤。

.清湿热,用于湿热黄疸。本品清利肝胆湿热,故治此症,多与茵陈的功效与作用、栀子、猪苓等配伍,可单用,如《海上集验方》即单用治黄疸。

此外,本品煎剂内服治疗早期高血压,在2~周内能使血压下降。

治肠燥便秘:本品质润,能润肠通便,常火麻仁、郁李仁等。尚有利二便,治肠风便血等症。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中药大秦艽汤,秦艽鳖甲散食用方法及注意

用量用法

5~15g,煎服,大剂量可用至0g。

使用禁忌

久痛虚羸,溲多,便滑者忌服。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中药大秦艽汤,秦艽鳖甲散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秦艽含有三种生物碱,即秦艽生物碱甲、乙、丙,以秦艽生物碱甲最多,也是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还含有挥发油和糖类等。

药理作用

用于实验性关节炎,可使症状减轻,消肿加快,其原理是通过神经体液系统间接影响脑垂体,促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加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所致。此外,还有镇静、镇痛、解热、升高血糖、抗过敏、降压、抗菌、利尿等作用。

秦艽栽培技术

[产地分布]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四川等地。小秦艽分布华北、西北和四川、西藏等省、自治区。秦艽主产于陕西、甘肃等省,小秦艽主产河北、内蒙古和陕西。

(一)概述别名牛尾艽,粗茎秦艽。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秦艽(Gentianamacrophyllapall)和小秦艽(Gdahuricafisch)的干燥根。有祛风湿、清湿热、止脾痛之功效。主治风湿脾痛、筋脉拘挛、骨节烦痛、小儿疳积和发热。多为野生,亦有家种。

(二)植物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20~5厘米,直立或偏状。直根粗壮,圆形,多为独根,或有少数分又者,微是扭曲状,黄色或黄褐色。茎圆形有节,光滑无毛。基生叶腐烂后,呈丝状纤维残存基部。叶片披针形,根生叶较大,茎生叶较小,叶基联合异鞘,叶片平滑无毛,叶脉5出。花在茎顶或叶腋间轮状丛生,呈头状聚散花序,花冠先端5裂,浅黄绿色。蒴果长圆形。种子细小,椭圆形,褐色,有光泽。(三)生长特性秦艽系高山药用植物。分布于海拔~米。气候冷凉。雨量较多、日照充足的高山地区,多生长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山坡草丛中。小秦艽喜温和气候,耐寒,耐旱,多生于海拔~米山区、丘陵区的坡地、林缘及灌木丛中,以二阳坡生长较佳。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士及砂壤上生长较好,忌积水、盐碱地、强光。(四)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选海拔米左右,比较温暖的山地、含有丰富腐殖质的沙质壤上或壤土为好。在选好的地上,施一次基肥,每公顷约用厩肥22~千克,翻犁一次,深度0厘米左右,然后耙细整平,按~厘米宽作成畦。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1)种子繁殖播种分春播和秋播,播种前种于处理,种子:沙=1:,埋在室外,经低温处理,春季解冻后,在整平的畦面上,按行距20~0厘米,开成厘米深、厘米宽的钱沟,然后把拌细土的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覆一薄层细立即可。秋播在8~12月,8~9月播种当年即能出苗长出两片叶子,可移栽。每公顷用种量7.5~15千克。(2)分株繁殖分株繁殖分春秋两季,春季米萌动之前,挖出根,分成小簇(生育旺盛植株旁边所生的子株及种根),每簇1~2个芽,按行距20~0厘米、株距10~20厘米栽植,穴深根据报的大小而定。栽根,埋上芽覆土厘米左右,压实;土干要浇水,每公顷15万株。.田间管理浇水:播后,若遇干旱,应均匀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发芽,并盖草帘保墒,出苗50%时,把帘支高10厘米,80%出苗撤掉帘子。秦艽虽喜阳光,但怕强光照射。(1)除草施肥播种当年因幼苗细小,不使中耕,宜将地内杂草用手拔除,保持地无杂草。待苗长出2~4片叶时,进行间苗,去弱留强,按2厘米1株交错留苗。并结合追施一次稀的人畜粪尿。苗高4~5厘米时,再间苗一次,保持株距4~6厘米即可。以后各年,春季出苗时,清除地内残叶杂物,进行第一次松土除草;第二次在6-7月进行。每次松土除草后,结合施一次肥料。现蕾时每公顷施过磷酸钙75千克,除留种外,其余花蕾全部摘掉。雨季应注意排水,防止烂根。(2)采种秦艽生长到第三年以后,大量开花结果。一般在9~10月,种子呈浅黄色时,将果实带部分茎秆割回,置于通风处,后熟。待于后抖出种子,贮于干燥处。(五)采收加工播种后2~年,即可采收。在9~11月倒苗时,全根挖起,全净茎叶、泥土,晒至半干,堆拔发汗1-2天,然后再摊开晒至全干。理顺根条,芦头约留1厘米长。根茎繁殖一年收获,一公顷产干货-千克。

秦艽高产种植技术

供应秦艽种子

秦艽:别称:大叶龙胆、大叶秦艽、西秦艽,科属:龙胆科,龙胆属。分布区域:蒙古、俄罗斯、中国大陆的内蒙古、宁夏,河北、陕西、新疆、东北、山西。

秦艽是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治风湿关节痛、结核病潮热、黄疸等症的主药之一。在青海尤以黄南产的秦艽质量最佳。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秦艽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

秦艽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秦艽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所以四种正品原植物中以大叶秦艽最为重要,作为秦艽药用历史悠久,并且处于黄土高原腹地的陕西、甘肃两省是其地道产区。秦艽是中药治疗风湿痹痛,关节病必不可少的药物。国家重点保护的药用植物物种中列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

主治: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生态环境:生长于海拔米至2,米的地区,多生在路旁、草甸、河滩、水沟边、林下、山坡草地以及林缘,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在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中国大陆的内蒙古、宁夏、河北、陕西、新疆、东北、山西等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0-60厘米。直根粗壮,黄圆形,多为独根,或有少数分叉者,微呈扭曲状,黄色棕色。茎单一,圆形,节明显,斜升或直立,光滑无毛。基生叶较大,披针形,先端尖,全缘,平滑无毛,茎生叶较小,对生,叶基联合,叶片平滑无毛,叶脉5出。聚伞花序由多数花簇生枝头或腋生作轮状,花冠先端5裂,蓝色或蓝紫色。蒴果长椭圆形。种子细小,距圆形,棕色,表面细网状,有光泽。花果期7-10月。

地理分布 分布在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中国大陆的内蒙古、宁夏、河北、陕西、新疆、东北、山西等地,生长于海拔米至2,米的地区,多生在路旁、草甸、河滩、水沟边、林下、山坡草地以及林缘,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中生植物,生于山地草甸、林缘、灌丛与沟谷中,产地海拔较高。

生长特性 秦艽系高山药用植物。分布于海拔~米。气候冷凉。雨量较多、日照充足的高山地区,多生长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山坡草丛中。小秦艽喜温和气候,耐寒,耐旱,多生于海拔~米山区、丘陵区的坡地、林缘及灌木丛中,以二阳坡生长较佳。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士及砂壤上生长较好,忌积水、盐碱地、强光。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海拔米左右,比较温暖的山地、含有丰富腐殖质的沙质壤上或壤土为好。在选好的地上,施一次基肥,每公顷约用厩肥22~千克,翻犁一次,深度0厘米左右,然后耙细整平,按~厘米宽作成畦。   

种子繁殖   播种分春播和秋播,播种前种于处理,种子:沙=1:,埋在室外,经低温处理,春季解冻后,在整平的畦面上,按行距20~0厘米,开成厘米深、厘米宽的钱沟,然后把拌细土的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覆一薄层细立即可。秋播在8~12月,8~9月播种当年即能出苗长出两片叶子,可移栽。每公顷用种量7.5~15千克。   

分株繁殖:分春秋两季,春季米萌动之前,挖出根,分成小簇(生育旺盛植株旁边所生的子株及种根),每簇1~2个芽,按行距20~0厘米、株距10~20厘米栽植,穴深根据报的大小而定。栽根,埋上芽覆土厘米左右,压实;土干要浇水,每公顷15万株。   田间管理:播后,若遇干旱,应均匀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发芽,并盖草帘保墒,出苗50%时,把帘支高10厘米,80%出苗撤掉帘子。秦艽虽喜阳光,但怕强光照射。   

除草施肥:播种当年因幼苗细小,不使中耕,宜将地内杂草用手拔除,保持地无杂草。待苗长出2~4片叶时,进行间苗,去弱留强,按2厘米1株交错留苗。并结合追施一次稀的人畜粪尿。苗高4~5厘米时,再间苗一次,保持株距4~6厘米即可。以后各年,春季出苗时,清除地内残叶杂物,进行第一次松土除草;第二次在6-7月进行。每次松土除草后,结合施一次肥料。现蕾时每公顷施过磷酸钙75千克,除留种外,其余花蕾全部摘掉。雨季应注意排水,防止烂根。   

采种:秦艽生长到第三年以后,大量开花结果。一般在9~10月,种子呈浅黄色时,将果实带部分茎秆割回,置于通风处,后熟。待于后抖出种子,贮于干燥处。   

采收加工:播种后2~年,即可采收。在9~11月倒苗时,全根挖起,全净茎叶、泥土,晒至半干,堆拔发汗1-2天,然后再摊开晒至全干。理顺根条,芦头约留1厘米长。根茎繁殖一年收获,一公顷产干货-千克。

供应秦艽种子

秦艽(qínjiāo),秦地之草

念错药名有时可能引起误会,有时还会误事,甚至导致差错和事故,千万不可等闲视之,今天小房子带大家来纠错的是秦艽,它的正确读音是秦艽(qínjiāo),易误为“秦九”,来大家跟我念“jiāo”“jiāo”“jiāo”,以后看到不要再读错了哟~

秦艽的介绍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秦艽GentianamacrophyllaPall、麻花秦艽GentianastramineaMaxim、粗茎秦艽GentianacrassicaulisDuthieexBurk或小秦艽GentianadahuricaFisch的干燥根。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秦艽”和“麻花艽”,后一种习称“小秦艽”。

别名:

秦艽、麻花艽、小秦艽、大艽、西大艽、酒秦艽、秦仇、秦爪、秦纠、秦胶、左扭、左拧、左拧根

产地:

秦艽主产于甘肃、山西、陕西,以甘肃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粗茎秦艽主产于西南地区。麻花艽主产于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等地。小秦艽主产于河北、内蒙古及陕西等地。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秦艽和麻花艽晒软,堆置“发汗”至表面呈红黄色或灰黄色时,摊开晒干,或不经“发汗”直接晒干;小秦艽趁鲜时搓去黑皮,晒干。

性状鉴别:

秦艽

呈类圆柱形,上粗下细,扭曲不直,长10~0cm,直径1~cm。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显油性,皮部黄色或棕黄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苦、微涩。

麻花艽

呈类圆锥形,多由数个小根纠聚而膨大,直径可达7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裂隙呈网状孔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多呈枯朽状。

小秦艽

呈类圆锥形或类圆柱形,长8~15cm,直径0.2~lcm。表面棕黄色。主根通常1个,残存的茎基有纤维状叶鞘,下部多分枝。断面黄白色。

饮片秦艽

呈类圆形的厚片。周边黄棕色、灰黄色或棕褐色,粗糙,有扭曲纵纹或网状孔纹。切面皮部黄色或棕黄色,木部黄色,有的中心呈枯朽状。气特异,味苦、微涩。

性味归经:

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泄辛散,微寒能清,平和不燥,兼利二便,入胃、肝、胆经。能祛风湿、舒筋络,虽为治痹证通用药,但以风湿热痹最宜。又能退虚热、透表邪,还能导湿热从二便出而利胆退黄。

功效:

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

主治病证:

(1)风湿热痹,风寒湿痹,表证夹湿。

(2)骨蒸潮热。

()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

使用注意:

本品微寒而无补虚之功,故久病虚赢,溲多、便溏者慎服。

药理:

本品有抗炎、镇痛、镇静、解热、抗菌、抗过敏、降血压、升高血糖、利尿等作用。

秦艽的故事

战国时期,秦国四处发兵,攻占其他六国的城池。士兵常年征战在外,风餐露宿,因此不少士兵患上了腿痛、膝盖痛的毛病。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大部分得病的士兵都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不少士兵在冲锋陷阵时由于腿脚不便,被对方士兵给杀死。

部队中有一个随着军队一路南下的年轻军医,不仅亲眼目睹自己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由于腿痛不便被对方士兵杀死,而且还看到很多老百姓除了饱受战争之苦外,同样受到腿病不便的折磨,这让他心痛不已。一路上不知道尝了多少种药,遭遇过多少困难,都没能打消他找药的决心。一连数月都未能找到适合的草药,他身心俱疲,但是一想到那些正在遭受病痛的百姓和士兵,他又继续踏上了寻药之路。

一日,在寻药途中他遇到一位白头发白胡子的老者,老者看上去百十来岁了,但是仍然面色红润,即使全身负重也能健步如飞。请教之后,才知老者乃名医扁鹊之徒。军医无比敬慕遂拜老者为师,随老者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年轻的军医问道:“师傅,我在军营中和路上遇到很多腿痛、膝盖痛的患者,但是苦于无药治疗,请问师傅,治疗这个病可有良方?”老者随手便指着路边的一株草说,这个草能治疗你说的腿疾,你多采些这个草去给百姓治病吧。说完便从怀中拿出一本帛书交到他的手中说:“这是扁鹊先师留给我的医籍,我已经老了,不能像以前那样游走四方为百姓治病了,你拿去好好学习。你跟随我学习了这么长的时间,我已无可教你的东西了,记得为医者不得以已之医术为求财之本,当以除却天下百姓之病痛,记已任,方可为大医,切记切记!”说完便骑鹿而去。年轻的军医眼含热泪,向师傅磕了个响头后,便下山去了。

下山后,他按照师傅的教诲,教身患腿疾的百姓和士兵自己识药、采药,渐渐地这些百姓和士兵的腿疾都痊愈了。随后他游历各地给百姓治疗这种腿疾。由于这个药材来自秦国,且药材干燥后根茎有皱纹并且绞结在一起,所以人们就把这个药材叫做“秦纠”,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秦艽”。

祛风舒筋--秦艽

秦艽

来源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秦艽”和“麻花艽”,后一种习称“小秦艽”。

相关名

秦艽、麻花艽、小秦艽、大艽、西大艽、酒秦艽、秦仇、秦爪、秦纠、秦胶、左扭、左拧、左拧根。

图片产地

秦艽主产于甘肃、山西、陕西,以甘肃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粗茎秦艽主产于西南地区。麻花艽主产于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等地。小秦艽主产于河北、内蒙古及陕西等地。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秦艽和麻花艽晒软,堆置“发汗”至表面呈红黄色或灰黄色时,摊开晒干,或不经“发汗”直接晒干;小秦艽趁鲜时搓去黑皮,晒干。

性别鉴定

呈类圆柱形,上粗下细,扭曲不直,长10~0cm,直径1~cm。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显油性,皮部黄色或棕黄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苦、微涩。

性味归经

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泄辛散,微寒能清,平和不燥,兼利二便,入胃、肝、胆经。能祛风湿、舒筋络,虽为治痹证通用药,但以风湿热痹最宜。又能退虚热、透表邪,还能导湿热从二便出而利胆退黄。

功效

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

主治病症

(1)风湿热痹,风寒湿痹,表证夹湿。

(2)骨蒸潮热。

()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

使用注意

本品微寒而无补虚之功,故久病虚赢,溲多、便溏者慎服。

秦艽(袪风湿热药)|博士带您了解传统中草药

秦艽Qinjiao

《神农本草经》

为龙胆科植物秦艽(GentianamacrophyllaPall.)、麻花秦艽(G.stramineaMaxim.)、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DuthieexBurk.)或小秦艽(G.dahuricaFiseh.)的干燥根。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秦艽”和“麻花艽”,后一种习称“小秦艽”。主产于陕西、甘肃、内蒙古、四川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秦艽及麻花艽晒软,堆置“发汗”至表面呈红黄色或灰黄色时,摊开晒干,或不经“发汗”直接晒干;小秦艽趁鲜时挫去黑皮,晒干。切片,生用。

性能:辛、苦,平。归胃、肝、胆经。

功效:袪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

应用:

1.风湿痹证。

本品辛散苦泄,质偏润而不燥,为风药中之润剂。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无问寒热新久均可配伍应用。其性偏寒,兼有清热作用,故对热痹尤为适宜,多配防己、牡丹皮、络石藤、忍冬藤等;若配天麻、羌活、当归、川芎等,可治风寒湿痹,如秦艽天麻汤(《医学心悟》)。

2.中风不遂。

本品既能袪风邪,舒筋络,又善“活血荣筋”,可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喎斜,四肢拘急,舌强不语等,单用大量水煎服即能奏效。若与升麻、葛根、防风、芍药等配伍,可治中风口眼喎斜,言语不利,恶风恶寒者,如秦艽升麻汤(《卫生宝鉴》);与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等同用,可治血虚中风者,如秦艽汤(《不知医必要》)。

.骨蒸潮热,疳积发热。

本品能退虚热,除骨蒸,亦为治虚热要药。治骨蒸日晡潮热,常与青蒿、地骨皮、知母等同用;若与人参、柴胡等配伍,可治肺痿骨蒸劳嗽;治小儿疳积发热,多与薄荷、炙甘草相伍,如秦艽散(《小儿药证直诀》)。

4.湿热黄疸。

本品苦以降泄,能清肝胆湿热而退黄。《海上集验方》即单用为末服;亦可与茵陈蒿、栀子、大黄等配伍,如山茵陈丸(《圣济总录》)。

  

此外,本品尚能治痔疮、肿毒等。

用法用量:煎服,~9g。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

2.《名医别录》:“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

.《冯氏锦囊秘录》:“秦艽风药中之润剂,散药中之补剂,故养血有功。中风多用之者,取祛风活络,养血舒筋。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耳。”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秦艽碱甲、乙、丙,龙胆苦苷,当药苦苷,褐煤酸,褐煤酸甲酯,栎瘿酸,α-香树脂醇,β-谷甾醇等。

2.药理作用:秦艽具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作用;能抑制反射性肠液的分泌;能明显降低胸腺指数,有抗组胺作用;对病毒、细菌、真菌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秦艽碱甲能降低血压、升高血糖;龙胆苦苷能抑制CCl4所致转氨酶升高,具有抗肝炎作用。

.临床研究:用秦艽注射液肌内注射,用于风寒引起的周身疼痛,以及多年风湿性腰腿痛,均有止痛效果;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显著的镇痛、消肿、退热和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又据报道:每6小时肌内注射秦艽注射液1次,每次2~5ml(每1ml含生药0.g),治疗脑脊髓膜炎21例,~7天治愈(《哈尔滨中医》,,5:27);将秦艽、防己各等份研末,术前半小时服0.6g,术后每6小时服1次,预防牙拔除并发症6例,有显著的止痛和消肿效果(《冶金医学》,,1:7)。

4.不良反应:曾有报道4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口服秦艽碱甲mg,1日次,共4~1天,先后均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1例患者服mg后感心悸及心率减缓,但很快恢复。

  

其他:各地作秦艽药用的尚有:

天山秦艽(G.tianschanicaRupr.);

西藏秦艽(G.tibeticaKingexHook.f.);

中亚秦艽(G.kaufmannianaRegeletSchmalh.);

管花秦艽(G.siphonanthaMaxim.exKusnez.);

斜生秦艽(G.decumbensL.f)。

温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药方和中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切勿擅用。

风药中之润剂——秦艽

战国时期,秦国四处发兵,攻占其他六国的城池。士兵常年征战在外,风餐露宿,因此不少士兵患上了腿痛、膝盖痛的毛病。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大部分得病的士兵都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不少士兵在冲锋陷阵时由于腿脚不便,被对方士兵给杀死。

在部队中有一个随着军队一路南下的年轻军医,不仅亲眼目睹自己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由于腿痛不便被对方士兵给杀死了,而且还看到很多老百姓除了饱受战争之苦外,还同样受到腿病不便的折磨,这让他心痛不已。

于是这名年轻的军医便到深山中寻找能治疗这腿病的药,一路上不知道尝了多少种药,遭遇过多少困难,但都没能打消他找药的决心。一连数月都未能找到适合的草药,他身心俱疲,但是一想到那些正在遭受病痛的百姓和士兵,他又继续踏上了寻药之路。

一日,在寻药途中他遇到一位白头发白胡子的老者,老者看上去百十来岁了,但是仍然面色红润,即使全身负重也能健步如飞。请教之后,才知老者乃名医扁鹊之徒。军医无比敬慕遂拜老者为师。

在跟随老者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年轻的军医问道:“师傅,我在军营中和路上遇到很多腿痛、膝盖痛的患者,但是苦于无药治疗,请问师傅,治疗这个病可有良方?”

老者随手便指着路边的一株草说,这个草能治疗你说的腿疾,你多采些这个草去给百姓治病吧。说完便从怀中拿出一本帛书交到他的手中说:“这是扁鹊先师留给我的医籍,我已经老了,不能像以前那样游走四方为百姓治病了,你拿去好好学习。你跟随我学习了这么长的时间,我已无可教你的东西了,记得为医者不得以已之医术为求财之本,当以除却天下百姓之病痛为已任,方可为大医,切记切记!”说完便骑鹿而去。年轻的军医眼含热泪,向师傅磕了个响头后,便下山去了。

下山后,他按照师傅的教诲,教身患腿疾的百姓和士兵自己识药、采药,渐渐地这些百姓和士兵的腿疾都痊愈了。

随后他游历各地给百姓治疗这种腿疾。由于这个药材来自秦国,且药材干燥后根茎有皱纹并且绞结在一起,所以人们就把这个药材叫做“秦纠”,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秦艽”。

秦艽又叫秦胶、秦札、秦纠、秦爪等,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主产于陕西、甘肃、内蒙古、四川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切片,生用。其味辛、苦,性平。归胃、肝、胆经。具有袪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

1.风湿痹证

本品辛散苦泄,质偏润而不燥,为风药中之润剂。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无问寒热新久均可配伍应用。其性偏寒,兼有清热作用,故对热痹尤为适宜,多配防己、牡丹皮、络石藤、忍冬藤等;若配天麻、羌活、当归、川芎等,可治风寒湿痹,如秦艽天麻汤(《医学心悟》)。

2.中风不遂

本品既能袪风邪,舒筋络,又善“活血荣筋”,可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喎斜,四肢拘急,舌强不语等,单用大量水煎服即能奏效。若与升麻、葛根、防风、芍药等配伍,可治中风口眼喎斜,言语不利,恶风恶寒者,如秦艽升麻汤(《卫生宝鉴》);与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等同用,可治血虚中风者,如秦艽汤(《不知医必要》)。

.骨蒸潮热,疳积发热

本品能退虚热,除骨蒸,亦为治虚热要药。治骨蒸日晡潮热,常与青蒿、地骨皮、知母等同用,如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若与人参、鳖甲、柴胡等配伍,可治肺痿骨蒸劳嗽,如秦艽扶羸汤(《杨氏家藏方》);治小儿疳积发热,多与薄荷、炙甘草相伍,如秦艽散(《小儿药证直诀》)。

4.湿热黄疸

本品苦以降泄,能清肝胆湿热而退黄。《海上集验方》即单用为末服;亦可与茵陈蒿、栀子、大黄等配伍,如山茵陈丸(《圣济总录》)。

此外,本品尚能治痔疮、肿毒等。

煎服,~9g。

内蒙古自治区中药资源评述

声明:本文为中药资源监测与服务平台“内蒙古自治区中药资源评述”,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为传播中药基础知识和行业正能量。插入广告与原作者无关,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注明:毕雅琼(内蒙古自治区中药原料质量监测和技术服务中心)

编者按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地形地貌独特,土质土壤多样,大部分地区日照时间长,适合野生药材生长和中药材种植。内蒙古自治区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北方重要的中药材种植区,如甘草、麻黄、防风、黄芪、黄芩、肉苁蓉、北沙渗、桔梗等都享有盛名。划分内蒙古自治区药用资源区域,建立蒙中药药用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和机制,保护和发展蒙中药药用资源;提出蒙中药药用资源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建议,是新时代背景下蒙中药药用资源的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刘书真

一、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生态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位处于我国北部的内陆地区,幅员辽阔、地域广袤,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自东向西分布着湿润区、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区等气候区。同时,由于受到不同纬度和地形的影响,区域呈现水、热分布不平衡的鲜明特点,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由东北向西南递减,而热量分布却由东北向西南递增,从而出现了东北地区湿润、寒冷,西南地区干燥、温暖的现象,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也呈现出了鲜明的地域性特色,东北部地区药用植物多喜湿润、耐寒性强,西南地区药用植物多具喜光、耐干旱、适生性强的特点。

据统计,内蒙古自治区有维管束植物11科,属,种,其中包括药用植物种,入蒙药药用植物有种,可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品种有余种。年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试点之一,参与了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其中被列为需要调查的药用植物品种种,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材重点普查品种,即内蒙古地区特色中蒙药资源的有9种,如肉苁蓉、麻黄、锁阳、甘草等,在国内外均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由于无节制采挖、过度放牧、干旱及不合理工农业占地等原因,内蒙古自治区的特色中蒙药野生资源逐年锐减,许多已处于濒危状态。年《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中,甘草、防风、天门冬、黄芩、远志、卵叶远志、肉苁蓉、秦艽、小秦艽等特色中蒙药名列其中。此外,膜荚黄芪、蒙古黄芪、蒙古扁桃、柄扁桃、文冠果、贺兰山丁香、条叶龙胆、阿拉善脓疮草、阿拉善黄芩、草苁蓉、天麻等特色中蒙药也被定为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之列。肋柱花、尖叶假龙胆等其它野生特色蒙药资源在自然保护区外也基本呈零星散布状态,野生资源亟待保护。

二、内蒙古自治区药用资源区域分布

内蒙古自治区药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是大兴安岭、阴山山地和贺兰山地,如赤芍、桔梗、北沙参、地榆、柴胡、升麻、五味子、龙胆等;而大宗药材的主产区则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广大草原和荒漠地带,如甘草、黄芪、麻黄、苁蓉、锁阳等。以下通过光照、温度、水分等自然条件影响下,所导致药用植物分布区域差异,将内蒙古自治区分为几个主要生产区域:

1.东北部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区是包括大兴安岭北部及燕山山脉在内的区域,以山地森林为主要类型,另外还有部分高原、草原、平原及丘陵分布,包括:呼伦贝尔盟、兴安盟、赤峰市、通辽市等行政区域,药用植物生长期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地区属于半湿润气候区,降雨量相对丰富,由北至南温度呈升高趋势,是内蒙古自治区药材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野生中蒙药材有:防风、白芍、白芷、百合、板蓝根、薄荷、北豆根、刘寄奴、北沙参、萹蓄、苍术、柴胡、大青叶、白茅根、藁本、黄芪、黄芩、荆芥、桔梗、卷柏、赤芍、苦参、狼毒、白鲜皮、龙胆、漏芦、麻黄、马勃、木贼、秦艽、苘麻、瞿麦、三棱、金莲花、杏仁、草乌、蛇床子、黄精、升麻、白头翁、葶苈子、王不留行、威灵仙、徐长卿、玄参、银柴胡、玉竹、远志、泽兰、泽泻、紫菀等。根据该区域的气候环境特点和药用植物自然分布,现主要开展银柴胡、禹州漏芦、玉竹、远志、芍药、桔梗、北沙参、防风、牛膝、党参、黄芪、兴安升麻、麻叶千里光、林下山参等药材的种植。

2.中部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以高原、草原为主,包括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平原、阴山山脉、贺兰山地等地理形态在内,包括: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在内的广大区域,地区平均海拔较高,处于半干旱气候带,降雨量相对较少,土壤部分沙土质。主要分布野生中蒙药材有:黄芪、甘草、枸杞、地骨皮、山沉香、苦豆子、沙棘、漏芦、麻黄、秦艽、葶苈子、威灵仙、赤芍、黄芩、升麻、黄精、蒺藜、茵陈、肋柱花、玉竹、瞿麦、龙胆、香青兰、益母草、百里香、蓝刺头、委陵菜、狼毒等。虽然中部整体区域较大,但是受到锡林浩特地区着重开展农牧业发展的限制及鄂尔多斯市大力开发矿业资源的影响,为药用植物的生存、生长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中部地区药用植物主要分布于中部偏南区域。人工栽培品种主要包括该区野生分布广泛、产量大的地区特色药材,包括黄芪、甘草、黄芩、肋柱花、香青兰、枸杞、麻黄、小秦艽、苦豆子等药材。

.西部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以荒漠和沙漠的地理形态为主,包括:阿拉善盟的整体区域,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及鄂尔多斯市的部分地区,地区为干旱气候区,区内野生资源匮乏,主要生存药用植物种类为肉苁蓉和锁阳等荒漠植被,另外有部分内蒙紫草、甘草、麻黄、银柴胡、苦豆子等分布,该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遭到破坏之后极难得到恢复。近年来,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大量的人工采挖肉苁蓉、锁阳,使野生药用资源骤缩,资源量已无以为继,野生肉苁蓉资源濒危现状日趋严重。目前,该地区不断加大肉苁蓉人工种植投入力度,还在山沉香、黑果枸杞等品种开展小规模实验性种植。

三、内蒙古自治区特色蒙药材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其中蒙药材种(中蒙医通用药多种,蒙医专用药2多种),包括享誉海外的肉苁蓉、锁阳、蒙古黄芪、甘草、赤芍、桔梗等40余种优质高产的蒙中药道地药材,以及肋柱花、芯芭、广枣等蒙医药专属药材。野生特色蒙药蕴藏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和东部的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和赤峰市。下列以部分特色蒙药为例:

1.草苁蓉

草苁蓉为寄生草本,被民间称作“不老草”,在我国天然分布范围极窄,野生药材生长环境要求严格,除了吉林长白山林区海拔-0m有部分分布,主要集中要大兴安岭北部林区海拔-0m处,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和额尔古纳右旗是主要分布区域。据文献记载,过去大兴安岭每年可产出野生肉苁蓉15吨左右,过量的采挖使草苁蓉资源锐减,资源分布更加狭窄,面临物种灭绝的危险,现已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肉苁蓉的人工繁育成功为草苁蓉的栽培提供了借鉴经验,但目前草苁蓉关于种子萌发问题仍未完全解决,有待深入探索。

2.肋柱花

肋柱花为蒙医常用要药,蒙药名“哈比日干-地格达”,主要用于肝胆系统疾病的用药治疗。我国分布于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河北、黑龙江、辽宁等地,随着肋柱花需求量的逐年增长,使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供需矛盾逐渐扩大,“地格达”类蒙药开始选取不同来源的代替品入药,但无法保证有效治疗和临床用药安全。目前内蒙古地区除呼伦贝尔盟及周边等少数区域肋柱花还存在成片野生资源分布外,东乌旗、根河等其他产区目前只有零星分布于土坡草地及水沟边,通过对肋柱花进行生态因子研究表明,肋柱花适宜性区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中东部,包括多伦县、克什克腾旗、正蓝旗、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新巴尔虎左旗,此外,在内蒙古中部的武川县、固阳县、土默特左旗也有较适宜区域分布,明确的适宜性分布划分为肋柱花野生抚育开展和基地建立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芯芭

芯芭为蒙药专用药,蒙药名“阿拉坦-阿给”,《内蒙古中草药》根据其功效主治,将芯芭归于理血药中的止血药范畴。药材来源主要为达乌里芯芭和蒙古芯芭的干燥全草。达乌里芯芭我国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等省,内蒙古自治区有广泛分布,自西部的荒漠草原区至华北北部的山地森林草原区均有野生芯芭生长,主要集中于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东部、巴彦淖尔市东部以及大青山、蛮汗山。蒙古芯芭药用类似达乌里芯芭,临床作为达乌里芯芭的代替品使用,我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均有分布,常生于沙质、砾石质草原,亦见于森林草原区的石质山坡上,内蒙古自治区贺兰山、大青山、鄂尔多斯市及包头市郊区均有野生分布。芯芭的野生资源分布区域广泛,但达乌里芯芭自然适应能力较差,受到自然植被破坏的影响时自然资源较少速度快,蒙古芯芭往往成斑块状零散分布、资源量不稳定。目前,受到开荒、修路等人为活动影响,芯芭生长环境遭到破坏,且尚未对芯芭的野生资源进行栽培驯化研究,更无人工栽培生产,甚至没有芯芭药材商品收购和营销机构。在内蒙古境内,由于缺少稳定的药材供应,使用芯芭的蒙医药治疗已经开始呈现减少趋势。

4.黑果枸杞

黑果枸杞多分布于多分布于高山沙林、盐化沙地、河湖沿岸等地,耐寒,耐干旱,耐盐碱,适应性强,是我国西北部特有的沙漠药用植物品种,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等地。内蒙古黑果枸杞野生分布主要集中在西部的阿拉善地区,近年来,随着黑果枸杞作为一种高档保健品逐渐被人们推崇,在人类活动干预及破坏式采摘的共同作用下,黑果枸杞生存空间越来越少,产量及需求量呈现反向增长,出现了价格逐年攀升的现状。阿拉善地区开展试验性种植,长势良好,可以实现种植当年采摘,为改善地区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治理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四、内蒙古自治区的优势大宗药材

在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区域范围内特定的自然环境及生态条件影响下,形成了部分产量大、品质优的优势药材品种,不仅具有广大的野生蕴藏量,在药材人工种植、野生抚育方面也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产地加工经验,为中蒙医传统医疗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以下列药材资源现状为例:

1.赤芍

赤芍是内蒙古自治区道地中蒙药材,气味微香,质量上乘,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出口。近年来,还用于制作保健药品、食品、饮料和酿酒的原料,导致市场货源的进一步紧张。内蒙古自治区野生赤芍主要分布于呼伦贝尔地区、兴安盟地区、通辽地区、赤峰地区、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地区的山坡林缘或草坡,年产量约8万吨,是每年收购量最大的中药材品种之一。赤芍生长周期长,一旦被采挖很难恢复,为了保护野生资源、保证药用有效供给,药用资源人工栽培规模不断扩大,种植区域与野生品分布吻合,主要集中于呼伦贝尔地区和赤峰地区,繁育方式包括野生种子培育和野生芽头采集培育。

2.桔梗

桔梗是常用大宗中药材,也是药食兼用的药材品种。野生桔梗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桔梗野生分布主要在东部的呼伦贝尔地区、兴安盟地区、通辽地区和赤峰地区。桔梗种植产业内蒙古自治区以喀喇沁旗牛营子镇种植面积最大,每年的种植面积均在4万亩以上,为二年收获,每亩收获鲜桔梗1.5吨,平均每年可收获达万吨,折合干桔梗1万吨。多年来,积累了独具特色的桔梗种植经验和栽培技术,种植生产的桔梗,在外观和内在质量上,都明显优于其它地区的产品。年该地区被国家特产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桔梗之乡”,并于2年被授予“道地优质药材(桔梗)种植基地”的称号。

.枸杞

内蒙古自治区枸杞子种植为60年代从宁夏引种,主要栽培于乌拉特前旗、杭锦后旗等地区,以乌拉特前旗先锋镇为主。目前,乌拉特前旗枸杞种植面积达5.8万亩,年产枸杞干果1万吨,产值近2亿元,占全国枸杞总产量的七分之一。5年,先锋镇被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枸杞生产基地,年,先锋镇被国家林业局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枸杞之乡”称号。乌拉特前旗先锋镇作为内蒙古唯一以枸杞产业作为主导特色产业的乡镇,已发展成为内蒙古最大的枸杞集散地。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该镇实现了枸杞品种的更新换代,组建了枸杞营销协会,启动了陈和鱼枸杞市场,建成绿色枸杞栽培示范基地1.5万亩,枸杞良种使用率达到%,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生物农药除草灭虫面积达到%,平均单产增加20%,并对地区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盐碱地改良和生态环境改造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4.麻黄

内蒙古自治区麻黄分布主要为草麻黄和木贼麻黄,野生麻黄草主要分布于赤峰地区、通辽地区、锡林郭勒地区、乌兰察布地区、呼和浩特和包头地区、鄂尔多斯地区、阿拉善东部地区,过去几十年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野生麻黄草的最主要产地,占到了全国收购产量的80%,然而土地沙化严重却对麻黄草生活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所含麻黄素含量也急剧下降,随着国务院0年颁布《甘草、麻黄草专营和许可证管理办法》及一系列相关通知的发布,并将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列入第二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目前,麻黄野生采挖减少,通辽地区、鄂托克前旗等麻黄草野生分布区顺应需要,组织人员大力解决麻黄草种植技术难题,带动地区麻黄草种植产业发展。

5.甘草

甘草商品药材分东草和西草两大类,其中西草主产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伊盟、巴盟地区,有着开发早、品质优的优势特征,产于杭锦旗的“梁外草”,条长均匀、皮细色红、断面黄白、味甜粉足,更被誉为“内蒙甘草”,供应国内外市场。东草主产于内蒙古东部及东北、河北、山西等地区,赤峰是内蒙古自治区东草的重要产区,种质为乌拉尔甘草,行业内称为“红皮甘草”。近年来,野生甘草蕴藏量急剧下降,种群密度和种群类型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集中成片的甘草种群已经难得一见,甘草已经从沙生中药材里的优势品种变为濒危品种,全国野生甘草蕴藏量已不足50万吨,其中近50%产自内蒙古。目前甘草人工种植主要集中在以杭锦旗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如今,杭锦旗甘草产业已经成为杭锦旗经济发展的五大产业之一,实现了甘草种植、加工和制药的一体化经营,使甘草走上了产业化之路。另外在巴盟、赤峰地区也有对甘草药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开展。

6.黄芪

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地区、赤峰地区、乌兰察布地区、呼和浩特地区、包头地区、巴彦淖尔地区和鄂尔多斯地区。通过内蒙古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对蒙古黄芪药用资源种类、分布、资源变化趋势等信息的整理收集,发现蒙古黄芪产地正逐渐北移,正品位置被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产的蒙古黄芪及膜荚黄芪所替代,并随着多年的采挖和黄芪用量加大,黄芪野生资源锐减。近年来各个主产地纷纷引种种植,武川、固阳、土右旗等蒙古黄芪的道地产区生产的黄芪条直径粗、纤维少、粉性足,黄芪甲苷等有效成分含量高,被称为“绵芪”或者“正北芪”,栽培历史悠久,目前栽培面积约-4万亩。另外,在呼伦贝尔地区也有黄芪小规模种植。

7.肉苁蓉

肉苁蓉因其药用疗效显著,有着“沙漠人参”的美誉,日益增长的需求导致野生肉苁蓉濒危,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明令禁止采挖。内蒙古自治区肉苁蓉主要分布在阿拉善地区的荒漠草原和沙漠地带,种类以荒漠肉苁蓉为主,并零散分布有盐生肉苁蓉和沙苁蓉。随着野生肉苁蓉濒危情况的加重,阿拉善地区将肉苁蓉种植作为一项“沙产业”进行大力扶植,进行畜牧业结构调整,实施全面禁牧并大力开展肉苁蓉种植,组建政府、企业、大学共同支持参与的课题组,目前,肉苁蓉种子萌发及寄生机制、病虫害防治措施已经的到很好的研究解决,目前已接种肉苁蓉约0万亩。

内蒙古自治区所产中蒙药材大部分都是根及根茎类药材,生长周期长,面对着药材种植起步晚、土地所有权分散、药材品种复杂的现状,虽然当前中蒙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距离形成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种植仍旧存在很多问题。目前,内蒙古自治区中药材种植不断寻找适宜的合作式经营模式,形成了“企业基地”“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基地建设模式,另外还有部分地区形成了适应自身发展的特色经营模式,如阿荣旗地区形成的由村党支部牵头引导的“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多种经营管理模式的共同发展,一方面,团结地区力量扩大药材种植经营范围,使得中蒙药材在人工种植、产地加工、产品制造等产业投入有所增长,降低了农户种植风险;另一方面,成熟种植技术的传播,有效改善了农户随意使用化肥、农药,规范了种植、采收工作的开展。同时,建立“种植基地自主研发”“种植基地+科研机构”“种植基地+科研机构+教育机构”等科研合作平台,开展中蒙药材优良种质选育研究,质量控制研究,重金属、农残含量检测控制研究,有利于新技术的改良和应用,并实现对中蒙药人才的培养。

五、地区资源优势促进中蒙药材开发利用

中蒙药材资源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生态资源,是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基础上,利用地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蒙药材绿色种植产业,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是内蒙古自治区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渠道和长效运作机制。

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寒温带原始针叶林,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由于冬季寒冷漫长,植物生长期短,昼夜温差大,生态环境独特又十分脆弱。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大兴安岭地区林内经济发生了巨大转型,绿色药材种植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林区土壤是以腐殖质为主的黑壤土或棕色针叶林土,未开发,无污染,冬季的低温环境,使有害生物难以越冬,基本没有病虫害的发生,限制农业发展的众多天然因素却给耐寒中草药的种植提供了优良环境。随着大兴安岭地区“林药间作”、“果药间作”等机制的实施,充分利用退耕还林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在保障中蒙药材优良品质的同时,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在实现中蒙药材绿色种植的同时,达成了护林造林国家政策的落实结合。

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及额济纳旗地区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沙资源丰富且危害严重。当前,阿拉善地区开展的肉苁蓉药材种植产业,大力种植肉苁蓉的寄生植物——梭梭,作为沙漠有效的防风固沙树种,梭梭林能够增加地下水保护、降低风速、增加空气湿度,在达到恢复植被、缓解荒漠化危机的功效的同时,为肉苁蓉生长繁殖提供寄主植物,肉苁蓉种植可观的经济价值,调动了地区农牧民治沙造林的积极性,不仅有效利用了地区的特色荒漠资源,实现了地区经济产值的增长,同时,形成了可持续发现的沙产业,为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起了绿色屏障。

中蒙药材资源是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药材产业发展的源头,是优质医疗服务的可靠保障。为了降低野生药材资源压力,加强道地药材植物资源保护,构建可持续发展利用体系,大力发展道地药材人工栽培及野生抚育工作已成为当前的必由之路。在摸清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资源家底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中蒙药材监测体系建立,完善道地药材种植基地生产规范建设,加大中蒙药材优良种质资源研究,完善地产药材质量控制研究,建立道地药材品牌化效应,增强中蒙药材产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将成为我们地区当前及今后很长时间的工作要点。

内蒙古地区中蒙药药材生态种植现状分析及建议

内蒙古地区中蒙药药材生态种植

现状分析及建议

赵云山1,李紫岩1,那木汗1,韩奇亨1,任凯1,张春红1,2,*,李旻辉1,2,,4*

(1.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包头;2.内蒙古自治区特色药用植物培育与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包头;.内蒙古自治区特色道地药材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包头;4.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变,孕育了独特的药用植物资源;畜牧业发达,人口密度低,以热爱生态、亲近自然的蒙古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融合等人文地理因素,造就了内蒙古地区中蒙药种植有着独特的地域人文特征:注重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有着广泛的中蒙药药材生态种植基础和应用历史。本文在阐明中蒙药药材生态种植内涵的基础上,就内蒙古地区目前中蒙药药材生态种植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展望和建议,旨在为内蒙古地区中蒙药生态种植事业快速发展提高一点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内蒙古地区;中蒙药;生态种植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幅员辽阔,总面积.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全区地形复杂多变,众多的高原(5.4%)以及山地(20.9%)的围绕阻隔和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等的影响,构成了以草原和荒漠为主体的景观生态区域,并依次由东向西从中温带湿润区、半湿润区过度到半干旱区、干旱区以至极干旱区,药用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据《内蒙古植物志》(版)记载,全区药用植物种[1],其中蒙药药用植物种,可大规模开发的品种有余种。目前,全区人工种植及野生抚育的大宗中蒙药药材品种有40余种,总面积达万亩,万亩以上药材有赤芍、桔梗、北沙参、黄芪、甘草、黄芩、枸杞、肉苁蓉等[2]。

内蒙古自治区常住人口为2万,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64,由蒙古族、汉族、满等49个民族组成,人口数量以汉族居多,经济、文化等领域以蒙古族为主体,因此内蒙古地区中蒙药药材种植也明显带有民族地域特色[]。蒙古族人民热爱并尊重和保护自然,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有着取之于自然、还之于自然的朴素自然观,这与农业生态种植(包括中蒙药药材生态种植)的宗旨相一致。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调查发现内蒙古地区不但具备中蒙药药材生态种植的条件,也有着雄厚的药材生态种植基础和悠久的历史,本文在阐明中蒙药药材生态种植内涵的基础上,就内蒙古地区目前中蒙药药材生态种植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展望和建议,旨在为内蒙古地区中蒙药生态种植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一点参考与借鉴。

1

中蒙药药材生态种植的内涵

中蒙药药材种植,是现代农业的一部分,其生态种植也是现代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备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①追求生态平衡,资源合理利用,减少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②注重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重视综合经济学;③不用或少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降低能源消耗,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产出;④内部组成与结构复杂多样,有较强的抵抗外界干扰的缓冲能力和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形成良性循环,有稳定和持续发展能力;⑤提倡使用固氮植物、作物轮作以及正确处理和使用农家肥等技术,副产品循环可再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输出,能自我维持[4]。中蒙药药材生态种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郭兰萍认为,“中药材生态种植是在目前中药材GAP生产过程中,引入生态农业的理念和方法,按照遵循生态与经济整体统一的原理,在中药材GAP生产中建立生态与经济两者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不仅是有效控制中药材栽培土壤污染及连作障碍,确保中药材产量和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保护中药农业立地条件及土壤微生态,减少农残重金属污染,解决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促进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中蒙药药材生态种植的目的是保证中蒙药药材的质量和安全、保证生态环境的持续利用,   战国时期,秦国四处发兵,攻占其他六国的城池。士兵常年征战在外,风餐露宿,因此不少士兵患上了腿痛、膝盖痛的毛病。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大部分得病的士兵都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不少士兵在冲锋陷阵时由于腿脚不便,被对方士兵给杀死。

  

  部队中有一个随着军队一路南下的年轻军医,不仅亲眼目睹自己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由于腿痛不便被对方士兵杀死,而且还看到很多老百姓除了饱受战争之苦外,同样受到腿病不便的折磨,这让他心痛不已。一路上不知道尝了多少种药,遭遇过多少困难,都没能打消他找药的决心。一连数月都未能找到适合的草药,他身心俱疲,但是一想到那些正在遭受病痛的百姓和士兵,他又继续踏上了寻药之路。

  一日,在寻药途中他遇到一位白头发白胡子的老者,老者看上去百十来岁了,但是仍然面色红润,即使全身负重也能健步如飞。请教之后,才知老者乃名医扁鹊之徒。军医无比敬慕遂拜老者为师,随老者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年轻的军医问道:“师傅,我在军营中和路上遇到很多腿痛、膝盖痛的患者,但是苦于无药治疗,请问师傅,治疗这个病可有良方?”老者随手便指着路边的一株草说,这个草能治疗你说的腿疾,你多采些这个草去给百姓治病吧。说完便从怀中拿出一本帛书交到他的手中说:“这是扁鹊先师留给我的医籍,我已经老了,不能像以前那样游走四方为百姓治病了,你拿去好好学习。你跟随我学习了这么长的时间,我已无可教你的东西了,记得为医者不得以已之医术为求财之本,当以除却天下百姓之病痛,记已任,方可为大医,切记切记!”说完便骑鹿而去。年轻的军医眼含热泪,向师傅磕了个响头后,便下山去了。

  下山后,他按照师傅的教诲,教身患腿疾的百姓和士兵自己识药、采药,渐渐地这些百姓和士兵的腿疾都痊愈了。随后他游历各地给百姓治疗这种腿疾。由于这个药材来自秦国,且药材干燥后根茎有皱纹并且绞结在一起,所以人们就把这个药材叫做“秦纠”,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秦艽”。

请输入标题abcdefg

秦艽QínJiāo

GENTIANAEMACROPHYLLAERADIX

来源: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秦艽GentianamacrophyllaPall.、麻花秦艽GentianastramineaMaxim.、粗茎秦艽GentianacrassicaulisDuthieexBurk.或小秦艽GentianadahuricaFisch.的干燥根。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秦艽”和“麻花艽”,后一种习称“小秦艽”。

相关名:

秦艽、麻花艽、小秦艽、大艽、西大艽、酒秦艽、秦仇、秦爪、秦纠、秦胶、左扭、左拧、左拧根

产地:

  秦艽主产于甘肃、山西、陕西,以甘肃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粗茎秦艽主产于西南地区。麻花艽主产于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等地。小秦艽主产于河北、内蒙古及陕西等地。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秦艽和麻花艽晒软,堆置“发汗”至表面呈红黄色或灰黄色时,摊开晒干,或不经“发汗”直接晒干;小秦艽趁鲜时搓去黑皮,晒干。

秦艽

  呈类圆柱形,上粗下细,扭曲不直,长10~0cm,直径1~cm。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显油性,皮部黄色或棕黄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苦、微涩。

麻花艽

  呈类圆锥形,多由数个小根纠聚而膨大,直径可达7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裂隙呈网状孔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多呈枯朽状。

小秦艽

  呈类圆锥形或类圆柱形,长8~15cm,直径0.2~lcm。表面棕黄色。主根通常1个,残存的茎基有纤维状叶鞘,下部多分枝。断面黄白色。

饮片秦艽

  呈类圆形的厚片。周边黄棕色、灰黄色或棕褐色,粗糙,有扭曲纵纹或网状孔纹。切面皮部黄色或棕黄色,木部黄色,有的中心呈枯朽状。气特异,味苦、微涩。

秦艽

·

·

·

·

·

·

·

·

·

·

·

·

·

性味归经:

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泄辛散,微寒能清,平和不燥,兼利二便,入胃、肝、胆经。能祛风湿、舒筋络,虽为治痹证通用药,但以风湿热痹最宜。又能退虚热、透表邪,还能导湿热从二便出而利胆退黄。

功效:

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

主治病证:

(1)风湿热痹,风寒湿痹,表证夹湿。

(2)骨蒸潮热。

()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

使用注意:

本品微寒而无补虚之功,故久病虚赢,溲多、便溏者慎服。

药理:

本品有抗炎、镇痛、镇静、解热、抗菌、抗过敏、降血压、升高血糖、利尿等作用。

秦艽QínJiāo秦艽QínJiāoGENTIANAEMACROPHYLLAERADIX来源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秦艽GentianamacrophyllaPall.、麻花秦艽GentianastramineaMaxim.、粗莲秦艽GentianacrassicaulisDuthieexBurk.或小秦艽GentianadahuricaFisch.的干燥根。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秦艽”和“麻花艽”,后一种习称“小秦艽”。

图片

来源教材

产地

秦艽主产于甘肃、山西、陕西,以甘肃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粗茎秦艽主产于西南地区。麻花艽主产于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等地。小秦艽主产于河北、内蒙古及陕西等地。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秦艽和麻花艽晒软,堆置“发汗”至表面呈红黄色或灰黄色时,摊开晒干,或不经“发汗”直接晒干;小秦艽趁鲜时搓去黑皮,晒干。

性状鉴别秦艽

呈类圆柱形,上粗下细,扭曲不直,长10~0cm,直径1~cm。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显油性,皮部黄色或棕黄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苦、微涩。

麻花艽

呈类圆锥形,多由数个小根纠聚而膨大,直径可达7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裂隙呈网状孔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多呈枯朽状。

小秦艽

呈类圆锥形或类圆柱形,长8~15cm,直径0.2~lcm。表面棕黄色。主根通常1个,残存的茎基有纤维状叶鞘,下部多分枝。断面黄白色。

饮片秦艽

呈类圆形的厚片。周边黄棕色、灰黄色或棕褐色,粗糙,有扭曲纵纹或网状孔纹。切面皮部黄色或棕黄色,木部黄色,有的中心呈枯朽状。气特异,味苦、微涩。

性味归经

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泄辛散,微寒能清,平和不燥,兼利二便,入胃、肝、胆经。能祛风湿、舒筋络,虽为治痹证通用药,但以风湿热痹最宜。又能退虚热、透表邪,还能导湿热从二便出而利胆退黄。

功效

怯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

主治病证

(1)风湿热痹,风寒湿痹,表证夹湿。

(2)骨蒸潮热。

()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

使用注意

本品微寒而无补虚之功,故久病虚赢,溲多、便溏者慎服。

药理

本品有抗炎、镇痛、镇静、解热、抗菌、抗过敏、降血压、升高血糖、利尿等作用。

故事

战国时期,秦国四处发兵,攻占其他六国的城池。士兵常年征战在外,风餐露宿,因此不少士兵患上了腿痛、膝盖痛的毛病。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大部分得病的士兵都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不少士兵在冲锋陷阵时由于腿脚不便,被对方士兵给杀死。

部队中有一个随着军队一路南下的年轻军医,不仅亲眼目睹自己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由于腿痛不便被对方士兵杀死,而且还看到很多老百姓除了饱受战争之苦外,同样受到腿病不便的折磨,这让他心痛不已。一路上不知道尝了多少种药,遭遇过多少困难,都没能打消他找药的决心。一连数月都未能找到适合的草药,他身心俱疲,但是一想到那些正在遭受病痛的百姓和士兵,他又继续踏上了寻药之路。

一日,在寻药途中他遇到一位白头发白胡子的老者,老者看上去百十来岁了,但是仍然面色红润,即使全身负重也能健步如飞。请教之后,才知老者乃名医扁鹊之徒。军医无比敬慕遂拜老者为师,随老者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年轻的军医问道:“师傅,我在军营中和路上遇到很多腿痛、膝盖痛的患者,但是苦于无药治疗,请问师傅,治疗这个病可有良方?”老者随手便指着路边的一株草说,这个草能治疗你说的腿疾,你多采些这个草去给百姓治病吧。说完便从怀中拿出一本帛书交到他的手中说:“这是扁鹊先师留给我的医籍,我已经老了,不能像以前那样游走四方为百姓治病了,你拿去好好学习。你跟随我学习了这么长的时间,我已无可教你的东西了,记得为医者不得以已之医术为求财之本,当以除却天下百姓之病痛,记已任,方可为大医,切记切记!”说完便骑鹿而去。年轻的军医眼含热泪,向师傅磕了个响头后,便下山去了。

下山后,他按照师傅的教诲,教身患腿疾的百姓和士兵自己识药、采药,渐渐地这些百姓和士兵的腿疾都痊愈了。随后他游历各地给百姓治疗这种腿疾。由于这个药材来自秦国,且药材干燥后根茎有皱纹并且绞结在一起,所以人们就把这个药材叫做“秦纠”,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秦艽”。

秦艽

秦艽

GENTIANAEMACROPHYLLAERADIX

上一期: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龙胆

中药速记

来源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秦艽GentianamacrophyllaPall.、麻花秦艽GentianastramineaMaxim.、粗茎秦艽GentianacrassicaulisDuthieexBurk.或小秦艽GentianadahuricaFisch.的干燥根。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秦艽”和“麻花艽”,后一种习称“小秦艽”。

相关名

秦艽、麻花艽、小秦艽、大艽、西大艽、酒秦艽、秦仇、秦爪、秦纠、秦胶、左扭、左拧、左拧根

产地

秦艽主产于甘肃、山西、陕西,以甘肃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粗茎秦艽主产于西南地区。麻花艽主产于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等地。小秦艽主产于河北、内蒙古及陕西等地。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秦艽和麻花艽晒软,堆置“发汗”至表面呈红黄色或灰黄色时,摊开晒干,或不经“发汗”直接晒干;小秦艽趁鲜时搓去黑皮,晒干。

性状鉴别

呈类圆柱形,上粗下细,扭曲不直,长10~0cm,直径1~cm。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显油性,皮部黄色或棕黄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苦、微涩。

性味归经

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泄辛散,微寒能清,平和不燥,兼利二便,入胃、肝、胆经。能祛风湿、舒筋络,虽为治痹证通用药,但以风湿热痹最宜。又能退虚热、透表邪,还能导湿热从二便出而利胆退黄。

功效

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

主治病证

(1)风湿热痹,风寒湿痹,表证夹湿。

(2)骨蒸潮热。

()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敷。

使用注意

本品微寒而无补虚之功,故久病虚赢,溲多、便溏者慎服。

秦艽的故事

战国时期,秦国四处发兵,攻占其他六国的城池。士兵常年征战在外,风餐露宿,因此不少士兵患上了腿痛、膝盖痛的毛病。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大部分得病的士兵都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不少士兵在冲锋陷阵时由于腿脚不便,被对方士兵给杀死。

部队中有一个随着军队一路南下的年轻军医,不仅亲眼目睹自己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由于腿痛不便被对方士兵杀死,而且还看到很多老百姓除了饱受战争之苦外,同样受到腿病不便的折磨,这让他心痛不已。一路上不知道尝了多少种药,遭遇过多少困难,都没能打消他找药的决心。一连数月都未能找到适合的草药,他身心俱疲,但是一想到那些正在遭受病痛的百姓和士兵,他又继续踏上了寻药之路。

一日,在寻药途中他遇到一位白头发白胡子的老者,老者看上去百十来岁了,但是仍然面色红润,即使全身负重也能健步如飞。请教之后,才知老者乃名医扁鹊之徒。军医无比敬慕遂拜老者为师,随老者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年轻的军医问道:“师傅,我在军营中和路上遇到很多腿痛、膝盖痛的患者,但是苦于无药治疗,请问师傅,治疗这个病可有良方?”老者随手便指着路边的一株草说,这个草能治疗你说的腿疾,你多采些这个草去给百姓治病吧。说完便从怀中拿出一本帛书交到他的手中说:“这是扁鹊先师留给我的医籍,我已经老了,不能像以前那样游走四方为百姓治病了,你拿去好好学习。你跟随我学习了这么长的时间,我已无可教你的东西了,记得为医者不得以已之医术为求财之本,当以除却天下百姓之病痛,记已任,方可为大医,切记切记!”说完便骑鹿而去。年轻的军医眼含热泪,向师傅磕了个响头后,便下山去了。

下山后,他按照师傅的教诲,教身患腿疾的百姓和士兵自己识药、采药,渐渐地这些百姓和士兵的腿疾都痊愈了。随后他游历各地给百姓治疗这种腿疾。由于这个药材来自秦国,且药材干燥后根茎有皱纹并且绞结在一起,所以人们就把这个药材叫做“秦纠”,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秦艽”。

耿介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费用少
北京治白癜风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cd/2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