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歌千千万,只《绣荷包》就有好几个版本流传于民间,陕北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赶牲灵》,山西的《桃花红杏花白》《走西口》,山东的《包楞调》,云南的《小河淌水》《斑鸠调》……真真是数不胜数。但如果说最能代表中国的民歌,那一定是《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清雅朴实,朗朗上口的几句词,已经勾勒出茉莉花的轮廓和画面。

近日,茉莉的香气在那人娜歌群中久久不散。这首家喻户晓的民歌被娜姐和娜迷们逐字逐句推敲揣摩。如何学唱民歌,唱好民歌,如何提高位置,气沉丹田,怎样系统的发声,怎样让声音更统一更集中,娜姐给大家一一作答,让群中娜迷直呼:歌唱里的学问简直太大了,民歌的演唱原来如此讲究!

娜姐说:所有唱法的公式和方法都是一样的,然后再根据每个人的声音条件和特点来决定唱法。

大家开始以为《茉莉花》谁还不会唱啊,小孩子都能唱几句,但是会唱和唱好真的是两码事,娜姐脱口而出打油诗:“莫小瞧我茉莉花,中国民歌要属它,小歌大唱不简单,不信咱就试试哈!”

小歌大唱,大歌小唱,这两个词一说出来,那人娜歌群中的朋友都心领神会,但不是群里的人可能听了就会一头雾水了。

所谓小歌大唱就是指听起来很小的歌,一定要注重这首歌的情感和字句的韵味,要把味道唱出来,不能随意。

而大歌小唱的意思是,如果要唱一首特别大的声乐作品,比如前一阵子大家在娜姐的指导下学起了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唱段《永远的花样年华》。这是一首难度很大的歌剧作品,但是一定要轻轻地开头,慢慢地进入佳境,不能操之过急在一开始就投入过多的情感,用力过猛是大忌。

大歌小唱要知道在间奏的时候给自己充分的休息时间,把握好换气口,让别人听着舒服,自己唱着也不那么辛苦。

在那人娜歌学唱民歌《茉莉花》的小课堂中,大家都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参加示范练习的娜迷非常多。每个人通过学习,在声音的统一,气息的下沉,字韵的连贯性,吐字的把握性等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大家认真的听取娜姐专业的讲解和指导,对照自己的演唱,一字一音的学起来。

娜老师语言幽默,通俗易懂,把专业知识和发声技巧用很生动的比喻让大家领会的更透彻,同学们纷纷表示听了娜姐的课真真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效果~

娜姐不厌其烦的范唱和讲解让我们深受感动,这种线上授课的方式让娜迷们在特殊时期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娜姐让民歌在那人娜歌这块土壤里生根发芽!

这次我们从《茉莉花》说起,其实几年以来娜姐小课堂从未间断,近期更是频频开课。从民歌的发源地云南讲到革命红歌圣地江西,那一首首婉转动听的民歌是地方文化的载体,是当地人在利用歌声质朴的表达情感。

听过很多民歌之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人最真切的情谊,最深的爱意,都在那一针一线中,《绣红旗》《绣金匾》《绣荷包》……绣红旗是对国家的大爱,绣金匾是对领导人的怀念和感恩之心,绣荷包则饱含了少女纯洁的爱恋,针针线线皆是情。

小课堂让大家了解音乐知识和传统文化以外,还有涉及到很多人平时较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cd/5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