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来形容一个人的生命力旺盛?活力四射、生机勃勃、龙精虎猛、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等等等等。但归根结底,其实就是需要人体具有“阳刚之气”。人体的阳气充盛,人的生命活力就会很旺盛,即便是遇到一些磕磕碰碰,基本上都能快速的恢复。

在中医界,帮助人体“助阳补气”的方剂千千万,但非要在“千方百剂”中做一个排行榜,有一个千古名方,还真是独占“助阳补气”的魁首,它就是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方如其名,由四味具有君子气质的中药组成。明代医学家吴昆在《医方考》中评价道,“四药皆甘温,甘得中之味,温得中之气,犹之不偏不倚之君子也,故曰四君子”。近代医家谢观在《中国医学大辞典》中指出,“四物均甘温之品,扶助中宫,展布津液,不偏不倚,纯粹无疵,故有君子之称”,可谓是切中肯綮。

那么,这四味具有君子气质的中药究竟是什么呢?按照《局方》记载,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各等分”[1]四味中药组成。主要的作用是“助阳补气”,主要的适应证是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等。煎服法也略有讲究,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也创立了一个四君子汤,全方由“白术、人参、黄芪、茯苓各等分”组成,主要的作用是调理肺损而皮聚毛落,把《局方》里的四君子汤的甘草换成了黄芪,按理说效果要比《局方》四君子汤更好,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刘完素所创的四君子汤几乎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局方》四君子汤却流传千古,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归根结底在于《局方》四君子汤的配伍,实在是妙不可言,而如今但凡提到四君子汤,都以《局方》四君子汤为准。

那么,对比《局方》四君子汤和刘完素的四君子汤,为啥要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而不是“人参白术茯苓黄芪”,这其中究竟暗藏什么玄机?可能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其实,主要与四君子汤所用四味中药对气机的运用有关。

1.人参:补五脏之元气

四君子汤中以人参为君药,主要起到补充元气的作用,清代名医汪昂指出,“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君”,清代名医徐灵胎认为,“人参气盛而不滞,补而兼通,故能入心孔而益神明也”,而明代医家吴昆在《医方考》中指出,“人参甘温质润,能补五脏之元气”,可以说是切中要害,将人参在四君子汤中所扮演的角色展现的淋漓尽致。

2.白术:补五脏之母气

四君子汤中以白术为臣药,主要起到健脾补气的作用。清代名医汪昂认为,“白术苦温,燥脾补气为臣”,明代医家吴昆指出,“白术甘温健脾,能补五脏之母气”。治气虚不单补气,还应该增强体内生化气的能力,于是佐用了“补五脏之母气”的白术。毕竟,脾土为五脏之母,脾健则气有来源。

3.茯苓:致五脏之清气

明代医家吴昆指出,“茯苓甘温而洁,能致五脏之清气”,清代名医黄元御指出,茯苓“泻水燥土,冲和淡荡,百病皆宜,至为良药”。另外,机体所需为清气,气虚则浊生,补气尚需祛浊,于是佐用了“致五脏之清气”的茯苓,祛浊所以致清。

4.甘草:调五脏之愆气

人体的气机,有时候真的就像是一个淘气的孩子,一不小心,它就会耍脾气,所以这个时候,甘草的作用就非常强大了,甘草被誉为“和事佬”,在调理气机方面,的确是一把好手,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甘草这味中药在古今方药中的出场率相当之高,曾有“十方九草”的说法。

综上所述,四君子汤之所以要用甘草而不用黄芪,最主要一点是甘草的“调气”作用,如果把甘草换成了黄芪,补气的作用虽然加强了,但是由于没有给补气过程中可能存在气机不畅的问题留有出路,这样就会导致气机壅滞,最终因为用力过猛、气无出路而出现问题。

对于四君子汤的剂量问题,在《局方》里说的是四药各等分,在《鸡峰普济方》里说的四味中药各一两,但是到了清代名医汪昂手里,给这四味药重新配上了剂量,也就是“人参、白术、茯苓各二钱,甘草一钱”,而现代中医对于四君子汤的常用剂量为人参、白术、茯苓各9g,甘草6克。对于剂量的问题,还是得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调整,无论是各等分,还是具体到每一味中药的剂量,切中病机才是最重要的,临床中不必拘泥。

煎服方法,《局方》中记载的是,加入少许食盐制作成淡盐汤,或者用米汤送服。为什么要用淡盐汤或者米汤送服呢?盐汤不仅归肾经,还归胃经,李时珍说,“盐为百病之主,百病无不用之”,四君子汤为什么用盐汤?诚如清代名医赵学敏所说,食盐具有“调和腑脏,消宿物”的作用,可以理解为,调和脏腑、清理肠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四君子四味中药主要调理人体的后天之本,加上淡盐汤兼顾先天之本,大有乾坤交泰之意,妙哉妙哉!

那么,四君子汤用米汤送服又当如何理解?这个比较好理解,米汤性味甘平,归脾胃经,具有益气、养阴、润燥、调和脾胃的作用。四君子汤作为助阳补气的方剂,用米汤作为药引,自然是恰到好处。而现代的通用煎服法就是水煎服。

不过,在《鸡峰普济方》[2]和《医方集解》[3]中,煎服法里都用到了生姜和大枣,只是《鸡峰普济方》里用的是生姜三片、大枣一枚,而《医方集解》里用的是生姜三片和大枣二枚。加生姜和大枣的目的,在于“和胃进食”,毕竟“吃嘛嘛香”,才能“身体倍棒”。不过《医宗金鉴》的解释是,姜枣是药引子,引药入脾胃,姜枣的确有不菲的作用。

四君子汤这个千古名方,主要用于脾胃气虚证,临床应用常以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数为辨证要点。但现代也多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乙型肝炎、冠心病、妊娠胎动不安、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以及血管性头痛、胆汁反流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心律失常、复发性口腔溃疡、经前期紧张症、小儿低热等疾病[4]的调理。除此之外,发现四君子汤对于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5]、直肠癌[6]、结直肠癌术后恢复[7],也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宋·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李顺宝.宋本鸡峰普济方[M].北京:学苑出版社,.

[3]清·汪昂.医方集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张东勋.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的文献与临床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1-59.

[5]杨维肖,李毅,李荣荣,等.四君子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7(2):92-.

[6]刘莎莎.四君子汤配合认知干预在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17(15):68-77.

[7]潘萍,钟妙文,叶慧青,等.四君子汤加减对结直肠癌化疗后毒副反应影响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37(6):61-62.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gx/11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