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花垣从一碗粉开启一天的生活
作者:石琳 花垣,一个十八线城市开外毫不起眼的小县城,地处山区,人口不多,生活节奏慢,这里的百姓大多过着“朝八晚六”平平淡淡的生活,春去秋来,日复一日,不变的就是花垣人对一碗粉的情怀。 粉是许多地方的人每天生活的第一餐,花垣人也不例外。叫醒花垣百姓的闹钟有很多,而“老板,下碗粉”就是其中的一个。无论你是穿梭在古巷小街,还是车水马龙的人行道上,隔三差五的都会听到“下碗粉,多点辣椒”的声音。热热闹闹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花垣虽小,但粉馆很多。大大小小的店铺互相交错在大街小巷,既有两三间门面的大店,也有一间普通的店面,还有藏在角落,没有像样的桌椅,但生意依然红火的老店,还有手推车的小商贩。每天早上,各种粉店开张,陆陆续续有人前来光顾。看着从大锅里冒出来的白烟,你就知道新的一天从这里开始。 花垣粉是圆形的白色粗粉,色泽光亮,吃起来不软糯,有嚼劲。与吉首的粉不太相同,吉首的粉注重汤,而我们花垣的粉几乎是没有汤的,吃粉要味道浓厚,口味重,讲究的是臊子。说道臊子,花垣粉的臊子是丰富多样的:木耳肉丝、肉末、红烧肉、红烧猪脚、牛腩、麻辣牛肉、酸辣鸡杂、爆炒肥肠等等,还有煎蛋、卤蛋、“单耳”、糯米坨坨等一些吃粉“搭档”,桌上还会放着油辣椒、酱辣子、小米椒、酸萝卜、榨菜等各种配料,可见花垣人对早餐的重视。 早上的粉馆,也是这一天许多人第一次见面的地方。虽说早餐的时间很宝贵,但人们依然利用这短暂的时间,一边吃粉,一边跟熟人聊天,拉家常、聊工作,三五句话概括了自己最近的生活状态,也用一碗粉把生活的酸甜苦辣释怀在胃里。 我曾经也很纳闷,对于早餐种类众多的中国,为什么花垣人偏爱粉,而不是豆浆、稀饭、馒头包子之类的传统早餐呢。慢慢地,我好像逐渐找到了答案,花垣属于南方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几乎没有小麦,饮食习惯也跟北方完全不同,如果说馒头包子等面食是北方人的最爱,那么米饭则是南方的钟爱。而我们说的粉,就是“米粉”用大米做的,恰巧符合我们的口味。而且重口味的一碗粉,能够维持人体一上午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简单说,一碗粉能抗住饿。于是,早上吃粉就成为大多数花垣人的选择。 我也是从小吃粉长大的,直到上大学才离开家乡,离开花垣粉,记得那时候一放寒暑假,我回到花垣的第一件事,就是“搞粉”。不管家人准备了多么丰盛的饭菜,一下车就找粉店吃一碗粉再回家。在我记忆中,我对花垣的印象,都浓缩在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粉里。 一碗粉表一乡情,一座城养一方人。 ·END· 监制/角角 主编/玛玛 编辑/唐老鸭李三五石方 审核/青叶胆殇心 更多资讯 持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xw/10100.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蓟又叫萋蛛儿菜,萋萋菜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