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诗友教学

董闻是

前言

为弘扬和发展中华诗词文化,提高诗词学习创作水平,《知音诗友》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

(双调44字,上下片各4句3仄韵。较苏轼词,惟上下片两起句皆用韵异。)

6、李之仪《卜算子》(下结作“六字拦腰豆”)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7、徐俯《卜算子》(过片句用韵,下结作“六字拦腰豆”)

胸中千种愁,挂在斜阳树。绿叶阴阴自得春,草满莺啼处。

不见凌波步,空想如簧语。门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双调45字,上片4句2仄韵,下片4句3仄韵。与苏轼词较,下片起句用韵,结句添1字作“六字拦腰豆”异。”

8、杜安世《卜算子》(起句皆入韵,结句皆“六字拦腰豆”)

深院花铺地,淡淡阴天气,水榭风亭朱明景,又别是、愁情味。有情奈无计,漫惹成憔悴,欲把罗巾暗传寄,细认取,斑点泪,

(双调46字,上下片各4句3仄韵。此词与苏轼词较,上下片起句俱用韵,上下片结句俱作“三、三豆”异。)

作业(.05.24)

卜算子·夏日

董闻是

似火激情燃,如画繁英笑。绿嫩红娇锦上添,蜂蝶晴园閙。

靓媪赶时髦,酷叟填新调。清夜荷塘问月娥,可有诗仙到?

第七讲咏物诗(.05.31)

咏物诗的概念:咏,以一定的腔调诵读,用诗歌的形式表达,托物言志(情);物,人以外的整个客观物质世界,横跨微观、宏观,贯穿古往今来。如:屈原《桔颂》、毛泽东《咏梅》等。

㈠、咏物诗的创作要点:

1、体物亲切:要有敏锐、细腻的观察力。避免千佛一面,轮廓模糊的公式化诗句。要注意⑴、外貌特征;⑵、生长习性;⑶、物品功能(有别于其它物品)。

2、独具特色:要写出所用之物独具的特色,如:松树之挺秀、梅花之耐寒、柳树顽强的生命力、昙花花期之短暂,等等。

3、多角度(视角)描绘:不即、不离,不粘、不脱,把握火候、紧扣主题。

4、开拓思路、着眼于新:不要与古人较劲,要扬长避短、另辟蹊径、锐意求新(思路新、题材新、语言新、情感新、观点新。)下面举例:下面举例:

如:刘庆霖《咏荷》

风梳夏梦夜摇诗,正是山盟海誓时。

生怕惊醒一塘绿,相亲故作语私私。

又如:晓雷《睡莲》

红花点点伴青荷,翠叶层层卧碧波。

风抚涟漪添妙趣,床摇倩影睡娇娥。

5、寄情言志:咏物诗也要有寓意、有寄托,要有格调,寄时代之情,言诗人之志:“任君流水意,洗我出尘心”。

㈡、咏物诗举隅:

A、诗酒书画(4首)(浅藕荷色为入声字)

1、诗魂

春秋登大雅,唐宋演辉煌。韵惹三江啸,情催五岳狂。

得圆野老梦,堪慰谪仙肠。喜看云天阔,诗鹏任颉颃。

*春秋、唐宋:《诗经》始于春秋,格律诗词则盛于唐宋。

2、酒韵

曲水留清誉,竹林催雅章。声煊紫云洞,气壮玉樊堂。

屡助七贤兴,时撩八友狂。洁纯迷桂影,浓烈醉天罡。

*紫云洞:李白与家住紫云山的元丹丘畅饮时,激兴而成千古名篇《将进酒》;

*玉樊堂:喻明末抗清将领、诗人夏完淳,其所赋《玉樊堂词》等作慷慨悲壮;

3、书风

羲献神魂逸,柳颜筋骨刚。鲁公书险劲,道士点疏狂。

堪续鹅池韵,尤期兰渚章。真心修八法,妙墨祭三皇。

*羲献: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柳颜:盛唐书法名家柳公权、颜真卿;

*鲁公:初唐书法名家欧阳询之别名;道士: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号松雪道人;

*鹅池:王羲之习墨处;兰渚:王羲之《兰亭集序》书于兰渚山;八法:书法技巧。

4、画境

山水斋中展,风云袖里藏。青红别春夏,明暗喻兴亡。

雪衬冬梅俏,霜衔秋菊香。一朝临化境,任尔笔锋狂。

B、暗香·四季花联咏《引词》

愧无妙笔绘丹青,幸有拙诗堪作屏。

兰韵荷风鉴情致,菊魂梅骨励人生。

四时分折蟾宫桂,千载同担君子名。

只献清馨不争俏,各留花语任君评。

暗香·春兰(平韵变体)

昔日姜夔以“迎送神曲”为由,开创平韵《满江红》之先河。今步其后尘,试用平韵填《暗香》一阕。本人位卑言微,量难服众。只为自娱自乐,无须效法。

料峭春寒,喜窗前瑞雪,案上幽兰。款款清香,润肺舒心自爽然。君子遗风未减,参差影、仪态千般。不畏冷、盎盎生机,应季焕新颜。

媖娴,紫蕊鲜。引雅士骚人,意恋情牵。子建精篇,唐主诗仙妙韵旋。无意争芳斗艳,凭盛誉、屡叩心弦。厌华贵、喜淡雅,翠靓骚坛。

*曹植、李世民、李白,均不乏咏兰之传世佳作。

暗香·夏荷(姜夔正格)(97字)

碧波潋滟,引满塘斗俏,繁花争艳。晓雾乍开,风静姿柔亮珠嵌。巧借霞辉点染,妆愈俏、无须收敛。恰好似、阆苑仙姝,倩影翠屏掩。

香淡,岂是憾。借月色传觞,契友情染。回眸一览,恍遇青莲兴何减。韵起《折荷有赠》,诗悦耳、清襟可鉴。谪仙去、遗傲骨,化为菡萏。

暗香·秋菊(张炎变格)(97字)

寒潮骤降,叹百花畏怯,叶随风荡。满目萧疏,柳泣蝉悲各惆怅。偏是黄英正好,鲜蕊绽、竞开原上。任霜欺、冷雨鞭身,骨傲自兴旺。

怒放,势尤盎。展郁郁生机,翠屏金帐。淡香难挡,含笑东篱更堪赏。陶令园中韵雅,苏子案前风姿爽。蕴浩气,催壮曲,引吭劲唱。

暗香·冬梅(张肎变体字)(肎:肯)

飞廉巧袭,扮玉英琼树,宛如仙域。素裹银装,雪韵冰魂山坳寂。只见新红点点,尤醒目、光鲜超逸。正腊月、傲骨虬枝,堪引韵翁集。

何畏普天寒彻,仍将赤蕊绽,争春堪急。冷艳惊魂,高洁怡神,疏影幽香漫溢。不须青叶添风致,喜淡雅、英姿卓立。惹清儒、血沸情痴,展卷毅然挥笔。

以上《四季花》连咏,分别用了《暗香》的四体,第一首,平韵变体,权且算作自度曲;第二首为姜夔正格;第三首张炎变体,仅倒数第4句与正格有别;第四首为字的张肎变体(与正格不同处见下横线)。仅供大家参考。

由于群里至今未能提供待评稿件,只好以本人的拙作自析:

《习吟之悟》自析

年过六旬茅塞开,诗魂渐次破云霾。

帆扬琼海精华取,句炼丹炉糟粕筛。

昔日蹙眉难遂愿,今朝即兴畅摅怀。

辛勤催绽苍枝蕊,终见蜂临素雅斋。

1、从用韵看:该诗使用平水韵,首句借用10灰邻韵,余者均为9佳韵。

2、从章法看:以首句仄起入韵式开篇,并采用了“孤评自救”。全诗八句的结构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避开了邻联间的结构合掌。

3、从层次布局看:

首联:“年过六旬茅塞开,诗魂渐次破云霾”——起兴开篇;

颔联:“帆扬琼海精华取,句炼丹炉糟粕筛”——承接造境;

颈联:“昔日蹙眉难遂愿,今朝即兴畅摅怀”——对比抒怀;

尾联:“辛勤催绽苍枝蕊,终见蜂临素雅斋”——扣题寓意。“素雅斋”书房。

4、诗意解析:

首联,我虽已玩诗几十年,但退休前只是浮在表面,并未深谙就里。直至退休后,才得闲致力于平生所好,对格律诗词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深入的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年逾花甲,终令茅塞洞开,使诗思得以冲破迷雾和阴霾的禁锢。

颔联,以自由之身,在仙人隐居的韵海中遨游汲取精华,在太上老君的丹炉里冶炼去除糟粕。

颈联,经过博采精华,陶冶情操、锤炼技艺,终得脱胎换骨,完成从必然王国到自然王国的蜕变。该联通过今昔对比做转,以昔日的“蹙眉难遂愿”与如今的“即兴畅摅怀”(因在平水韵中“抒”为仄,故以“摅”替之,二者音同义同字不同),形成鲜明的对比——功夫不负有心人也。

尾联,则用花香引蜂的比、兴手法,既总结了勤勉于诗词的欣怡收获,也揭示了天道酬勤的质朴道理。诗中以“我”为主线,“情”自在其中了。

简评:游阿尔山(SL)

草原仙境阿尔山,美景无伦游兴酣。

松盖群峰天眼碧,雪封大地水潺潺。

石塘石乱化岩黑,湖畔波清映天蓝。

看罢羊群歌舞旺,牧民游客尽欢颜。

这首诗写出了阿尔山所独有的景物特征,很好!但玉有微瑕:

首先,有新旧韵混用之嫌——“黑”只有在平水韵或词韵中,才能以入声作仄。但从韵脚看,如按平水韵或词韵,“山、潺、颜”属15删(词韵7部),而“酣、蓝”为13覃(词韵14部),不可混押。

其次,局部对仗欠工——颔联:尾三字“天眼/碧”与“水/潺潺”结构及词性都不相谐,前者是21结构“天眼/碧”名词组+形容词,后者是12结构“水/潺潺”单名词+重叠词——对仗不工;颈联:出句用了“石塘石乱”“石”重复使用,对句理应采用相同结构,但“湖畔波清”“湖”与“波”并非重字。

再次,有三个拗字:首句“尔”及颈联的“黑”与“天”都拗。该诗第7句之转欠火候,“旺”语义不谐。

建议:在遣词、组句的恰切、达意上,词性结构、语法结构的准确把握上,以及动词与形容词的锤炼上,再下些功夫。

第八讲咏史、怀古诗(.06.07)

三、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古人的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今人的咏史怀古诗,宜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历史、客观、公正、辩证地评价历史及历史人物。

咏史诗:歌咏史实,由读史而引发,重理性、重议论,涉及具体事件或史实。

怀古诗:怀念古昔,重感情、重形象,情托于景,借古讽今。

共同点:感叹、吟咏兴与亡,贤与愚,功与过、是与非。

㈠、咏史、怀古诗的创作要点:

1、持正不偏:运用唯物史观、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及历史人物。做到观点正确、评论客观、不走极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依据),令人信服。忌陈腐(观念),忌偏激(观点);

2、曲直兼用:言婉而讽,曲讽直颂。将严肃地历史教训,化作接目摇心的具体形象,深刻、新鲜,带情韵以行。以情感人、以新启人、以深动人。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3、思维多变:逆向思维——求新、求奇、求变;放射性思维——思维灵动、视角多变;

4、借鉴提炼:多读名篇佳构,融会贯通、拓展思维;分析归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5、立意新颖:题材新颖、见解独到、寓意深刻;

6、布局谋篇:(咏史诗)⑴、由景入意咏史:如: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⑵、情、景、史交融。

㈡、咏史、怀古诗创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就事论事:要有讽、喻。借史实而喻今事,抒发感慨,为现实服务;

2、须有寄寓和见识:寄寓——忌浅浮;见识——忌陈腐;

3、须有高度,高屋建瓴:充分运用辩证法。即:个性与特性,特殊与普遍,个别与一般。如:毛泽东·贺新郎·《读史》。

㈢、写好咏史、怀古诗的关键:

1、多读史书,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较高的文化修养;

2、以先进的思想方法为基础——先进的思维理念;

3、用诗的语言表达——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

4、提倡原创、有新意,切忌改头换面——要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开拓视野,不断创新。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万类霜天竞自由。”《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晓雷·《媚香楼怀古》“秦淮河畔媚香楼,谒客如潮接踵游。画栋雕梁留艳迹,侠肝义胆伴风流。虽为商女冰心透,何逊侯公热血稠?历尽沧桑情未老,桃花依旧笑春秋。”

古人的咏史怀古诗词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苏轼、辛弃疾等。

仅以唐朝为例:

1、初唐——以史为鉴——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盛唐——积极进取——如王维《西施咏》、杜甫《属相》:

唐·王维《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唐·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中唐——是咏史怀古的繁荣期——吊古伤今——如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西寨山怀古》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唐·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唐·刘禹锡《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唐·刘禹锡《西寨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4、晚唐——是咏史怀古的发达期——追忆与感伤——如李商隐的《咏史》、《马嵬》,杜牧的《题乌江亭》、《赤壁》等不胜枚举。

唐·李商隐《咏史》

其一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其二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唐·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部分作品点评:

SL:游草原阿尔山

万紫千红春色艳,蜂飞蝶舞绿无边。

三山碧翠斜阳远,二水清澄穹昊蓝。

鸟唱林幽升薄雾,蛙鸣湖静笼轻烟。

英雄遍地齐心干,美丽江山又一篇。

简评:该诗立意、选材、造境、融情、对仗以及句式结构铺排,相对于许多诗友都是比较好的,但玉有微瑕:

其一,新旧韵混用——第5句“薄”以入声作仄,仄该诗必须是平水韵或词韵。“边、烟、篇”同属1先韵(词韵第7部),而“蓝”为13覃韵(词韵14部)是不可以混押的;

其二,出句尾字的“艳、远、干”撞韵(用了与韵脚相同韵母的仄声字);

其三,对仗稍欠工整,如:“斜阳”形名结构,“穹昊”名形结构。“薄雾”与“轻烟”意近;

其四,个别处遣词、组句,欠恰切、达意。如:“鸟唱林幽升薄雾”,“雾”形成于夜间,而“鸟唱林幽”应该是清晨,而“升”有刚生成之意,由于“升”这个动词失于精细的锤炼,使得时间发生了错位——这一细节是不宜被忽视的。颈联或可为“鸟唱林幽穿晓雾,蛙鸣湖秀引新阳。”这样如按新韵,“蓝”便不用改了,但如按平水韵,“蓝”是必须改的。

HC:夏雨(黄诚)

云压巫山重,风开锦水轻,

奔雷断蛙鼓,起浪止鱼鸣。

覆酒三千界,流觞十二城。

先赊半瓢饮,再洗一身清。

简评:该诗初看“巫山”(成都)、“锦水”(重庆以东)相去近公里,而“十二城”在天津,离得更远,似乎有些无厘头。但细读几遍,便会发现其中奥妙——首句“云压巫山重,风开锦水轻”是化用了明代许潮的“愁暗锦江云,泪洒巫山雨”诗句;颔联“奔雷断蛙鼓,起浪止鱼鸣”为夏雨来临前的天象造势;颈联“覆酒三千界,流觞十二城”以夸张手法,形容雨势之大,此联隐含作者面对大雨的乐观态度;尾联“先赊半瓢饮,再洗一身清”,融情展意。通篇起笔用典,笔锋灵动,比兴自如,别有寓意。

玉有微瑕:“奔”在此语境中为形容词——疾、猛烈,“起”欠工,“鸣”有凑韵之嫌,若以“湍浪惹鱼惊”相对或会好些。

读红楼梦有感(新韵)

作者张秀芸

阅尽红楼实可叹,鸳鸯拆散两心牵。

流传千古催人泪,绝唱九州惊世颜。

素女闺中怜悴影,病诗枕上寄痴言。

葬花焚稿身虚幻,含怨红尘赴九泉。

按:用词要注意恰切、达意。《红楼梦》问世至今不足年(),用“千古”不妥。“病诗”指有毛病的诗作,而非病榻之诗;“身虚幻”或可为“临虚幻”。

GW:鹧鸪天?忆童年(新)

睡眼惺忪豆蔻郎,凭听鸡叫上学堂。

熏风杨柳拂娇面,浓色桃花绕小庄。

常入梦,越时光,花开荏苒少时香。

常摘红枣攀高树,曾逮黑鱼下浅塘。

按:用词要注意恰切、达意及语法结构、句式结构的工整对仗。“豆蔻郎”在此显然是指“少年郎”但“豆蔻年华”习指含苞未放的少女;:“杨柳”并列词组,“桃花”偏正词组;“常入梦,越时光”,无论语法结构及句式结构均未对仗。

釆薇仙子

周瑞金

雁荡灵峰矗碧天,顶湖静夜浴婵娟。

万山重叠遮奇壁,千瀑飞帘灌綠川。

山上浮云藏胜景,峰峦陡峭隐荒禅。

卅岩八洞风光旖,阆苑流连漫待还。

原评:“叠”字出律。

建议:该诗用的是平水韵,“叠”入声,合律。

有误作品:

六一感怀

刘井海

蓓蕾欢歌忆往时,童年稚趣引追思。

塘中戏水泥糊面,河里抓鱼手破皮。

爬树登枝鹊巢弄,偷瓜伏地垄沟移。

天真糗事难言尽,旧梦堪寻赋此诗。

原评:新韵。第五句拗救处理得当;问题是韵脚不在同韵部!

建议:第5句用的是“特定格式”(详见王力《诗词格律》28-29页)。该诗为平水韵,用的是4支韵,没问题!且意境很好。依据前47首入围诗的标准衡量,该诗当位于中上水平。

城南花海撷韵

傅祖民

雨霁江天山水清,绿茵花海一望平。

芳丛蝶舞翩跹影,烟渚鸠啼宛转声。

云卷草犹骋龙马,风熏香若醉茶铛。

观光美景何须远,近在家门更有情。

原评:首句出律。

建议:首句并未出律!“山”可平可仄,属常规变格。

留守儿童

作者/霍庆来(沧州)

父母离家去,留儿独在乡。

谁怜形影瘦,孰念寸心伤。

晨起守门外,晚来迎路旁。

寒风吹叶落,对月自彷徨。

原评:第五句孤平。

建议:不入韵句是绝不可能孤平的,只有“仄平”脚句式才有可能出现“孤平”。该诗选材、立意、造境、融情、寓意都可以,并







































昆明白癜风权威医院
白癜风是怎么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xw/3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