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种中药饮片功能主治上
上篇 品名 性味与归经 功能与主治 注意及贮藏 阿胶 甘,平。归肺、肝、肾经。 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 密闭。 艾叶 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置阴凉干燥处。 八角茴香 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 置阴凉干燥处。 人工牛黄 甘,凉。归心、肝经。 清热解毒,化痰定惊。用于痰热谵狂,神昏不语,小儿急惊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孕妇慎用。 密封,防潮,避光,置阴凉处。 儿茶 苦、涩,微寒。归肺、心经。 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用于跌扑伤痛,外伤出血,吐血衄血,疮疡不敛,湿疹、湿疮,肺热咳嗽。 置干燥处,防潮。 月季花 甘,温。归肝经。 活血调经,疏肝解郁。用于气滞血瘀,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胸胁胀痛。 置阴凉干燥处,防压、防蛀。 白矾 酸、涩,寒。归肺、脾、肝、大肠经。 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外治用于湿疹,疥癣,脱肛,痔疮,脖耳流脓;内服用于久泻不止,便血,崩漏,癫痫发狂。枯矾收湿敛疮,止血化腐。用于湿疹湿疮,脱肛,痔疮,聘耳流脓,阴痒带下,鼻衄齿衄,鼻癔肉。 置干燥处。 白果 甘、苦、涩,平;有毒。归肺、肾经。 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 生食有毒。 置通风干燥处。 胡椒 辛,热。归胃、大肠经。 温中散寒,下气,消痰。腹痛泄泻,食欲不振,癫痫痰多。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白及 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置通风干燥处。 莲子 甘、涩,平。归脾、肾、心经。 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泄泻,带下,遗精,心悸失眠。 置干燥处,防蛀。 白茅根 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白芍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不宜与藜芦同用。 置干燥处,防蛀。 白术 苦、甘,温。归脾、胃经。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白鲜皮 苦,寒。归脾、胃、膀胱经。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 置通风干燥处。 白芷 辛,温。归胃、大肠、肺经。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百部 甘、苦,微温。归肺经。 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顿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百合 甘,寒。归心、肺经。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置通风干燥处。 柏子仁 甘,平。归心、肾、大肠经。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用于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阴虚盗汗。 置阴凉干燥处,防热,防蛀。 败酱草咀 辛、苦,凉。归心、肝经。 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用于肠痈、阑尾炎,肠炎下痢,肝脓疡,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 置阴凉干燥处。 板蓝根 苦,寒。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半枝莲 辛、苦,寒。归肺、肝、肾经。 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跌扑伤痛,水肿,黄疸,蛇虫咬伤。 置干燥处。 北沙参 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胃阴不足,热病津伤,咽干口渴。 不宜与藜芦同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萹蓄 苦,微寒。归膀胱经。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用于热淋涩痛,小便短赤,虫积腹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 置干燥处。 槟榔 苦、辛,温。归胃、大肠经。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用于绦虫病,蛔虫病,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焦槟榔 苦、辛,温。归胃、大肠经。 消食导滞。用于食积不消,泻痢后重。 同槟榔。 天然冰片(右旋龙脑) 辛、苦,凉。归心、脾、肺经。 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惊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胸痹心痛,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孕妇慎用。 密封,置阴凉处。 冰片(合成龙脑) 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 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惊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胸痹心痛,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孕妇慎用。 密封,置凉处。 艾片(左旋龙脑 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 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孕妇慎用。 密封,置阴凉处。 薄荷 辛,凉。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置阴凉干燥处。 侧柏叶 苦、涩,寒。归肺、肝、脾经。 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肺热咳嗽,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置干燥处。 柴胡片(北柴胡) 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蝉蜕 甘,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置干燥处,防压。 炒白扁豆 甘,微温。归脾、胃经。 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白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置干燥处,防蛀。 炒白术 苦、甘,温。归脾、胃经。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炒苍耳子 辛、苦,温;有毒。归肺经。 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置干燥处。 炒草果 辛,温。归脾、胃经。 燥湿温中,截疟除痰。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瘟疫发热。 置阴凉干燥处。 炒茺蔚子 辛、苦,微寒。归心包、肝经。 活血调经,清肝明目。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目赤翳障,头晕胀痛。 瞳孔散大者慎用。 置通风干燥处。 川楝子 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 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冬瓜子 甘,凉。归肺、肝、小肠经。 清热化痰,排脓利湿。用于痰热咳嗽,肺脓痈,阑尾炎,白带。 置通风干燥处,防生霉及虫蛀。 鸡内金 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 置干燥处,防蛀。 蒺藜 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 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置干燥处,防霉。 炒僵蚕 咸、辛,平。归肝、肺、胃经。 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用于肝风夹痰,惊痫抽搐,小儿急惊,破伤风,中风口喁,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发颐痄腮。 置干燥处,防蛀。 炒芥子 辛,温。归肺经。 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咳嗽,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炒决明子(草决明) 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置干燥处。 炒苦杏仁 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肠燥便秘。 内服不宜过量,以免中毒。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炒莱菔子 辛、甘,平。归肺、脾、胃经。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炒麦芽 甘,平。归脾、胃经。 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胁痛,肝胃气痛。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肖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炒蔓荆子 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 置阴凉干燥处。 炒牛蒡子(大力子) 辛、苦,寒。归肺、胃经。 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置通风干燥处。 炒青皮 苦、辛,温。归肝、胆、胃经。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置阴凉干燥处。 山楂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酸枣仁 甘、酸,平。归肝、胆、心经。 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葶苈子 辛、苦,大寒。归肺、膀胱经。 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 置干燥处。 王不留行 苦,平。归肝、胃经。 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痛经,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淋证涩痛。 孕妇慎用。 置干燥处。 益智仁 辛,温。归脾、肾经。 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遗精白浊,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唾涎。 置阴凉干燥处。 薏苡仁 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孕妇慎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郁李仁 辛、苦、甘,平。归脾、大肠、小肠经。 润肠通便,下气利水。用于津枯肠燥,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孕妇慎用。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栀子 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治扭挫伤痛。 置通风干燥处。 焦栀子 苦,寒。归心、肺、i焦经。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同栀子药材。 枳实 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 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脏器下垂。 孕妇慎用。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炒紫苏子 辛,温。归肺经。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车前草 甘,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清热利尿通淋,祛痰,凉血,解毒。用于热淋涩痛。水肿尿少,暑湿泄泻,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 置通风干燥处。 沉香 辛、苦,微温。归脾、胃、肾经。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陈皮丝 苦、辛,温。归肺、脾经。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川贝母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川木通 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 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用于淋证,水肿,心烦尿赤,口舌生疮,经闭乳少,湿热痹痛。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川牛膝 甘、微苦,平。归肝、肾经。 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癞瘕,胞衣不下,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 孕妇慎用。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川芎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刺五加 辛、微苦,温。归脾、肾、心经。 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肺气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肺肾两虚,久咳虚喘,肾虚腰膝酸痛,心脾不足,失眠多梦。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醋鳖甲 咸,微寒。归肝、肾经。 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阴虚阳亢,头晕目眩,虚风内动,手足痪疯,经闭,瘸瘕,久疟疟母。 置干燥处,防蛀。 醋三棱 辛、苦,平。归肝、脾经。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瘕瘕痞块,痛经,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孕妇禁用;不宜与芒硝、玄明粉同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醋香附 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延胡索(元胡) 辛、苦,温。归肝、脾经。 活血,行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置干燥处,防蛀。 大腹皮 辛,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 行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置干燥处。 大黄(川军) 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孕妇及月经期、哺乳期慎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大蓟 甘、苦,凉。归心、肝经。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置通风干燥处。 大青叶 苦,寒。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温病高热,神昏,发斑发疹,痄腮,喉痹,丹毒,痈肿。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 大枣 甘,温。归脾、胃、心经。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置干燥处,防蛀。 丹参 苦,微寒。归心、肝经。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不宜与藜芦同用。 置干燥处。 淡竹叶 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用于热病烦渴,小便短赤涩痛,口舌生疮。 置干燥处。 当归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党参 甘,平。归脾、肺经。 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不宜与藜芦同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地肤子 辛、苦,寒。归肾、膀胱经。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地骨皮 甘,寒。归肺、肝、肾经。 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置干燥处。 地龙 咸,寒。归肝、脾、膀胱经。 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水肿尿少。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地榆 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冬瓜皮 甘,凉。归脾、小肠经。 利尿消肿。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暑热口渴,小便短赤。 置干燥处。 豆蔻(白) 辛,温。归肺、脾、胃经。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红豆蔻 辛,温。归脾、肺经。 散寒燥湿,醒脾消食。用于脘腹冷痛,食积胀满,呕吐泄泻,饮酒过多。 置阴凉干燥处。 独活(大活) 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杜仲 甘,温。归肝、肾经。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置通风干燥处。 瓦楞子 咸,平。归肺、胃、肝经。 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用于顽痰胶结,黏稠难咯,瘿瘤,瘰疬,瘾瘕痞块,胃痛泛酸。 置干燥处。 莪术 辛、苦,温。归肝、脾经。 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瘕瘕痞块,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孕妇禁用。 置干燥处,防蛀。 半夏 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生品内服宜慎。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番泻叶 甘、苦,寒。归大肠经。 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用于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 孕妇慎用。 避光,置通风干燥处。 防风 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防己 苦,寒。归膀胱、肺经。 祛风止痛,利水消肿。用于风湿痹痛,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佛手 辛、苦、酸,温。归肝、脾、胃、肺经。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苍术 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 置阴凉干燥处。 芡实 甘、涩,平。归脾、肾经。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山药 甘,平。归脾、肺、肾经。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枳壳 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 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脏器下垂。 孕妇慎用。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茯苓 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置干燥处,防潮。 附子 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孕妇慎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萎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盐附子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黑顺片及白附片置干燥处,防潮。 覆盆子 甘、酸,温。归肝、肾、膀胱经。 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阳痿早泄,目暗昏花。 置干燥处。 干姜 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甘草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高良姜 辛,热。归脾、胃经。 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置阴凉干燥处。 葛根 甘、辛,凉。归脾、胃、肺经。 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丁香 辛,温。归脾、胃、肺、肾经。 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不宜与郁金同用。 置阴凉干燥处。 钩藤 甘,凉。归肝、心包经。 息风定惊,清热平肝。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感冒夹惊,小儿惊啼,妊娠子痫,头痛眩晕。 置干燥处。 枸杞子 甘,平。归肝、肾经。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置阴凉干燥处,防闷热,防潮,防蛀。 瓜蒌 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 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大便秘结。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瓜蒌子 甘,寒。归肺、胃、大肠经。 润肺化痰,滑肠通便。用干燥咳痰黏,肠燥便秘。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瓜蒌皮 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化痰,利气宽胸。用于痰热咳嗽,胸闷胁痛。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黄柏 苦,寒。归’肾、膀胱经。 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广藿香 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广金钱草 甘、淡,凉。归肝、肾、膀胱经。 利湿退黄,利尿通淋。用于黄疸尿赤,热淋,石淋,小便涩痛,水肿尿少。 置干燥处。 金钱草 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置干燥处。 桂枝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孕妇慎用。 置阴凉干燥处。 海风藤 辛、苦,微温。归肝经。 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置通风干燥处。 海螵蛸 咸、涩,温。归脾、肾经。 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湿疹湿疮,溃疡不敛。 置干燥处。 合欢花 甘,平。归心、肝经。 解郁安神。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 置通风干燥处。 合欢皮 甘,平。归心、肝、肺经。 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疮肿,跌扑伤痛。 置通风干燥处。 荷叶 苦,平。归肝、脾、胃经。 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荷叶炭收涩化瘀止血。用于出血症和产后血晕。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和剂堂药业主要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及药食同源类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原材料来源于道地药材生产基地,生产设备先进,工艺技术成熟可靠,对质量关键点的严格控制,从而做到了产品的可追溯性及产品质量的可持续性,以卓越的产品品质,赢得消费者满意。 “和剂堂”取意于“和风细雨润万物,剂调苍生祛病疾”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yedana.com/qydxw/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生长在闽北山区各县市乡间的常见中草药,建
- 下一篇文章: 巧用蒲公英治五病